本網訊 姜平是錦屏縣交通運輸局一名干部職工,也是偶里鄉皆久村、寨歐村結對幫扶干部。該同志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憑著對貧困戶的一片愛心、熱心,勤奮努力、任勞任怨地做好本職工作,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地為貧困戶辦實事,被貧困戶稱之為“貼心人”。
腳踏實地做本職工作。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作為結對幫扶干部,走訪貧困戶、貧困戶信息采集、扶貧手冊及各種表格的填寫、一戶一袋和一戶一檔資料的收集整理、各種扶貧APP系統的錄入、根據貧困戶不同的情況解決不同的需求等等就成了姜平結對幫扶工作的日常工作。在2019年的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期間,忙碌的工作使他無法顧及自己的家人,村里成了他的“家”,貧困戶成人他的“親人”,家里85歲的老母親因無人照顧,不得不把老人寄托到老家讓侄子照顧,也沒能赴長沙見見女兒。為了深入了解貧困戶家庭情況,他不分節假日,不分炎炎烈日還是寒冬臘月的到貧困戶家中調查走訪。每到一戶,都坐下來和他們談心,仔細詢問貧困戶的收入和支出情況,詳細了解貧困家庭生產生活情況、勞動力技能狀況、子女就學和最期盼解決的問題。和他們相處的時間長了,所有貧困戶情況他是一清二楚,為貧困戶的信息采集提供了真實詳細的資料;為了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姜平不斷地向他們宣傳產業扶貧補貼政策,鼓勵他們創業、動員他們就業。有時候貧困戶白天上山務農,經常不在家,他就利用晚上時間去他們家。
真心為民辦實事。
貧困戶都把他當貼心人,有什么困難、需求和想法都和他談、找他辦。還記得2016年第一次去結對幫扶戶龍正煥家走訪時,龍正煥話語間總帶著火藥味,表現出對世態的各種不滿,姜平經過耐心地了解才知道,2015年龍正煥夫婦在浙江打工,妻子龍水香不幸遇到車禍,經公安交警責任認定肇事車車主負事故的全責,但是該車主耍賴皮拒不支付30余萬的醫藥費和賠償費,夫妻倆走投無路只能一邊在浙江養傷,一邊尋求解決的辦法,當多方尋求解決無果時,龍正煥夫婦看待世態不再抱有熱情,取而代之的是悲觀、是消極,不論是誰到他們家做工作都做不通。當姜平了解情況后,這件事成了他心中的一塊巨石,夜不能寐,也感到很棘手,畢竟自己對這件事來說是個門外漢,況且都已經過去1年了,如果好解決早就解決了,又怎么會拖到現在?為了讓解決龍正煥家的問題,姜平聯系到做律師的朋友,尋求他的幫助,律師朋友了解了情況后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點辛苦費,答應幫他打這場官司。2019年,歷時3年的不懈努力,終于打贏這場官司,當肇事車主把30余萬元的醫藥費和賠償費賠付到龍正煥手里時,夫婦臉上終于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寨歐村4組吳鳳蘭是一位77歲獨居老人,雖有幾個女兒但皆已外嫁,老人常年四季一個人獨自生活,每次去老人家里走訪姜平總會給老人帶上點肉和雞蛋,到她屋四周轉轉,看到屋后山上的雜草伸到屋邊,擔心有蛇蟲,許多年沒有干過農活的姜平找來梯子爬上屋后山,把雜草割干凈,有次為了割雜草還被馬蜂蟄腫了臉,同事開玩笑說他胖了。但當看到屋四周干干凈凈、亮亮堂堂的,馬蜂蟄的疼痛在早已忘得一干二凈。在結對幫扶的這幾年里姜平總是定時幫助老人清除屋后的雜草。
不斷夯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
姜平是一個因為努力讀書才走出大山的同志,他深知“扶貧先扶智”、作為農村的孩子只要讀書才是擺脫貧困的最好選擇。寨歐村7組吳水妹是其幫扶戶,單親家庭。女兒龍松花在錦屏四中上學,正是成長叛逆期,產生厭學的情緒,姜平得知后找到龍松花給她做思想工作勸她重返校園,鼓勵她克服困難,端正思想,無論如何都要書念,至于吳水妹的兒子龍松明,姜平每次到他們家都會囑咐他要好好學習,鼓勵他要努力讀書,長大后要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經過姜平的努力,吳水妹的女兒龍松花也已安心在學校讀書,兒子龍松明學習也在不斷地進步。
皆久村1組龍道培2020年患上心臟病,原本是勤勞本分的老實人,又是家里的頂梁柱,他一病,妻子心亂如麻,對于一個農村婦人來說,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會,只知道一個勁地干著急,無奈之下只能聯系他們家的幫扶干部姜平,當姜平得知后主動為其辦理住院手續、出院手續,并到縣醫保中心咨詢轉院手續如何辦理,怎么報銷醫療費,如何申請醫療救助等等。在龍道培住院期間,只要一有時間姜平就到醫院陪他,跟他聊天,鼓勵他戰勝病魔,跟他講解國家的醫療保障政策,住院都是免押金,先診療后付費,并且享受一站式結算服務,除了國家規定的報銷比例,貧困戶還能提高5%的報銷比例,再自費部分還有民政部門的醫療救助,讓他不用擔心費用的問題,安心把身體養好。2021年1月18日,龍道培已在貴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臟醫院做手術,病情也一天天的好轉,目前已出院在家調理。
“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作為一普通的結對幫扶干部,姜平心系群眾的情懷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以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一名普普通通干部職工的高尚情懷。(楊盛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