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平寨鄉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稟賦和適宜的氣候條件,深耕產業發展“八要素”,瞄準“兩茶一藥”靶心,因地制宜選產業,全力以赴抓產業,探索出了一條以林下天麻、黃精種植為主導的林下經濟發展之路,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序銜接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產業化。堅持把發展林下經濟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有序銜接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成立平寨鄉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專班,制定印發《平寨鄉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和目標方向。結合轄區森林資源分布、自然地理氣候等因素,合理規劃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布局,充分利用土地修整期,大力發展林下天麻、黃精輪種,同時強化政策撬動,通過向上爭、招商引、企業投等途徑,精準編制產業扶貧項目向上級政府爭取資金支持,對產業實施主體(企業)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辦法,用政府“小投入”撬動企業“大投入”,為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撐。
二是強化主體培育,推動林下經濟發展規模化。以林下產業基地建設為平臺,加強招商引資力度,通過采取以黨政“一把手”帶頭招商、鄉情招商和市場招商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引入龍頭企業示范帶動,全力打造“親商、愛商、護商”的良好營商環境,著力構建從戰區指揮長到鄉黨委班子成員,再到村干及駐村工作隊的縣鄉村三級招商服務隊伍引入龍頭企業示范帶頭發展林下產業格局,從產業選址、項目申報、處理林地流轉民事糾紛等方面全環節、全過程同企業積極溝通、靠前服務,堅定投資企業留下來的決心、長期干下去的信心。目前,已與貴州康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產業合作協議,推動產業鏈條閉環發展,解決了群眾“如何種”“賣給誰”“能否賺”的問題。
三是強化黨建引領,推動林下經濟發展標準化。始終以黨建引領作為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火車頭”,用好“1+N”黨建扶貧帶動模式,全面深化黨建扶志扶智,深入開展村黨支部書記和黨員干部“帶出去看”與“引進來學”模式相結合的產業觀摩活動,進一步拓寬黨員干部抓產業發展的思路和眼界,全面激活黨員“雙帶”能力,同時利用入戶走訪、小組會、院壩會和群眾大會等契機,積極分享產業觀摩心得體會,通過黨員干部談思想、講感受,觸動群眾發展產業之心,激發群眾發展產業之志,匯聚起推動林下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截止目前,已組織開展產業觀摩6場次,參加觀摩的村黨支部書記和黨員干部累計200余人。
四是強化科技支撐,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現代化。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多次邀請省、州、縣農業專家深入產業基地,實地開展種植技術培訓,全面提高群眾產業種植技能水平,為群眾投身產業發展打了“強心針”、吃了“定心丸”。截止目前,已邀請省州縣農業專家到鄉開展產業集中培訓10場次,培訓群眾1200余人。同時加強品牌創新打造,深化產業鏈拓展布局,強化與貴州康氧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市場合作,聯合創建“云上”品牌,進一步增加產品附加值,打造天麻酒、天麻片、黃精酒、黃精茶、黃精面條等云上系列產品,推動產品精深加工向“藥食同源”發展,推進“云上”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建設,大力拓展省外市場,建立“云上”產品銷售專柜,推動群眾增收,助力“黎貨出山”。( 羅 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