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當年,渡江戰役中,英勇的解放軍指戰員高呼著這句驚天動地的口號,至今依然在92歲的老戰士賈汝水的耳畔回蕩……
“光榮在黨”72年
6月18日,賈汝水早早的便起了床,洗漱完畢后,步履蹣跚地回到房間里,從衣柜里拿出了凈白的襯衣穿上,扣好最后一顆扣子后,扯了扯衣服上的褶子,女兒小心翼翼的把黨徽給他佩戴在左胸前。
▲賈汝水老人
這天,有著72年黨齡的老黨員賈汝水在貴州省凱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上,榮獲了由中共中央首次頒發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賈汝水夫婦同獲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2021年6月18日,獲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賈汝水,92歲,山東省鄒平人,貴州省凱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離休干部。1948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賈汝水曾先后參與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西南戰役、西南剿匪等革命工作。
渡江戰役是人民解放軍在戰略追擊階段發起的一個大規模戰略性戰役,也是人民解放軍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強渡江河進攻戰役……6月29日,親歷了這次戰役的賈汝水老人向記者講述了那段崢嶸歲月的難忘經歷,雖然已經92歲高齡,但賈老身體依然硬朗,言談舉止中氣十足。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后,賈汝水所在的中原野戰軍第十一縱隊奉命到河南省項城地區休整。1949年2月,遵照軍委關于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指示,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中共中央中原局確定,以中原野戰軍第十一縱隊和冀魯豫軍區主力編為二野五兵團第十七軍,賈汝水隨之加入二野五兵團第十七軍50師150團1營機炮連。
▲當年賈汝水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1949年4月20日,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后修正案)》上簽字后,渡江戰斗于20日午夜悄然開始,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于4月21日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賈汝水所在的第二野戰軍渡江地段是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之接合部,沿江守敵為敵第八兵團劉汝明部的3個軍8個師4萬余人,戰斗力較弱,機動部隊極少。
“我們坐在小木船上,頭頂上的天陰陰的,感覺沒有開一槍,就痛痛快快的到對岸了,上岸后只聽見槍聲,但看不到人了。”賈汝水回憶,1949年,國共雙方隔江對壘,國民黨軍在宜昌至上海間布置了1800余公里的長江防線,4月21日夜,“百萬雄師”在千里江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渡江戰役一觸即發。
雨霧中 強渡長江
“4月21日下午發起進攻,我們二野五兵團第十七軍部隊的船只早已在江邊等候了,晚上天還不是很黑的時候,江面上開始霧氣騰騰,國民黨軍隊在江岸上根本無法看到在江對面隱蔽的野戰軍,直到晚上10點,我和戰友們上了船也沒有聽到對面的槍聲。”賈汝水說。
21日凌晨,各突擊船隊似箭一樣劃向東岸,賈汝水所在部隊抵達長江對面的安徽省東流縣(1959年3月22日,撤銷東流、至德縣,并組建東至縣)后,東流縣開始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國民黨軍隊的上空來了一架飛機,賈汝水和戰友們清楚的聽著飛機的轟鳴聲,但因為雨天霧氣大,飛機看不清楚地面情況,所幸沒有發現他們。
▲前排中為賈汝水
“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眼看已經守不住長江了,所幸就都跑了。”賈汝水部隊一行抵達江岸后,順著長江一路往東,追擊潰逃的敵軍,直到天明。
“因為一直下雨,部隊就冒著雨牽著牲口走走停停,雖然只有5里路,但是我們走了一夜,那個難啊!我是專門扛炮彈的,身上背著兩個炮彈有8斤,背著一個背包,裝著米袋子,準備了6雙鞋,當時汗水直流,但那會完全不知道累。”賈汝水感慨到,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塑料薄膜(雨衣),所以整個人和背包都是濕的。時值梅雨季節,陰雨連綿,部隊冒雨行進在山地地區,由于缺乏雨具,負荷量重,病號不斷增多。
“噠噠滴,嘀噠噠。”賈汝水手舞足蹈的向記者描述當時的場景。天明后,賈汝水部隊一行在浙江衢州坐上了火車,看著軌道兩邊散落著的國民黨槍支和大量文件,大家松了一口氣。在此次渡江戰役行動中,賈汝水所在部隊完成渡江作戰各項任務,勝利地摧毀了敵人的長江防線,渡過號稱天險的長江。 “二野五兵團第十七軍50師150團1營機炮連,沒有犧牲一個人”。
依靠人民 贏得勝利
為什么渡江這么快?賈汝水說到,如果沒有老百姓和人民支持我們,給我們造船掌舵,渡江戰役將是一場持久戰。經過淮海戰役后,國民黨政府早已潰不成軍,士氣大挫,渡江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
解放西南勝利紀念章
賈汝水至今都清晰地記得,當年老百姓“破家支前”的場景。為了解決渡江船只短缺問題,許多老百姓把自家的門板卸下來造船,還有老人主動把自己的壽材獻出來造船;為了渡江,老百姓把自家房子拆了,把房梁拿來修工事。人民就是“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關鍵”。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勝利解放南京,宣告國民黨反動統治覆滅;6月2日解放崇明島,渡江戰役勝利結束,加速全國解放步伐。
仍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
1950年,解放大西南的號角吹響。賈汝水告別了山東的父老鄉親,隨軍南下進入貴州。先后參加了黃平舊州保衛戰,輾轉到鎮遠軍分區、黃平兵役局(后改為武裝部)、凱里軍分區……
1971年復員后,賈汝水來到黔東南州交通局汽修廠工作。1980年汽修廠與標件廠合并,賈汝水被任命為廠總務科長,為了改善職工們的生活,賈汝水主動提出養豬種菜,職工們稱其為“默默伏櫪的老黃牛,時刻為職工著想的老黃牛。”
2019年,賈汝水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賈汝水在讀黨史
“這一本《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了。”賈老開心的領著記者走進自己的小天地,房間不大不小,一邊是老兩口的床,一邊被書柜隔開作為賈汝水的小書房,桌子上、書柜里全是書,大多都已經褪色泛黃。
記者臨走前,賈汝水提出想要唱一首歌,“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愛國愛人民,立場更堅定......”這是賈汝水70多年來時常掛在嘴邊的一首革命紅歌。“我沒有做過很大的貢獻,比起我那些犧牲的戰友,我只是一個幸存者,我很感恩黨和人民授予我的榮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賈汝水說。(潘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