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機構 強組織
強化組織領導力,打好組合拳,街道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任所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各村(社區)成立了以村(社區)支書(主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目前街道有實踐所1個,實踐站8個。結合實踐所(站)建設,成立街道和村(社區)特色志愿服務小隊和分隊39支,志愿隊員達數百人。
聚焦點 強效果
聚焦理論宣講、政策宣講、價值培育、先進文化、移風易俗等方面,傳文明、講文明、塑文明、樹文明、倡文明。強化分類宣傳,同時用好講好家鄉話,創新方式方法,深入基層、深入人心,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內容、不同時間節點,及時、針對性、持續性、創造性地開展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明實踐活動,真正讓基層群眾有獲益。臺拱街道結合黨史教育及日常業務工作,共開展黨史學習、政策宣講等文明實踐活動30余次,努力做到文明實踐深入人心。
抓示范 樹典型
堅持示范引領帶動,按照先打造1-2個示范點的原則,確定北門灣社區和紅陽村作為示范點,抓好新時代實踐站示范點建設,打造亮點、優化志愿服務項目,創新服務方式,樹立典范,以亮點帶動特點,以部分帶動全部,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讓村(社區)有示范可對比,有模板可參照,以點帶面,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建。同時,積極開展縣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申報評選活動,今年,我街道及所轄5個村、3個社區均參與評選,另外還積極發動16戶優秀家庭參加文明家庭評選,樹立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
立清單 樹常態
聚焦新理論、新政策、群眾困惑、實際困難和群眾需求,街道和各村(社區)志愿服務隊均建立志愿服務方案,按照每季度不少于6次活動的原則制定整年動計劃,建立臺賬,實時更新和公示,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對文明實踐活動進行調度和督導,以確保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能切實更好地服務群眾,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截止目前,臺拱街道志愿隊重點圍繞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組織志愿者上門聯系、精準對接服務,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受益群眾達上萬人次。(楊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