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7 日,貴州省高考語文、數學考試結束后,省招生考試院邀請權威專家,對語文、數學學科試題進行了評析。
2021 年貴州高考語文試題評析
今年貴州省高考語文試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落實立德樹人,加強對考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查和引導,將黨史學習教育、優秀傳統文化、全面發展目標有機融入試題。注重教考銜接,遵循教育規律,凸顯語文學科特色。試卷難度合理平穩,試題材料親切平實,問題設置清晰平和。
一、潤物無聲,立德樹人在融合中實現
一是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念的引領。2021 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是 " 兩個百年 " 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在一百年的奮斗歷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些都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自然也為當代青年的成長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精神滋養。如作文命題是" 可為與有為 ",試題材料將青年的成長與未來發展置于當代中國特定的環境中,展現出當代青年的成長受到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浸潤和滋養,青年的未來也必將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的事實,引導考生深刻領會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聯的歷史規律,自覺將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融匯在一起,進而思考自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能夠做什么,怎樣才能有所作為,完成新一代青年賡續精神血脈、續寫時代新篇的歷史使命。材料有效地將紅色文化傳承的重大問題,極其自然地轉化為考生必然要思考的成長與發展問題,使其能夠有切身體驗,有感可發、有感而發,從而實現 " 立德樹人 " 在寫作能力考查中的有機融入。
二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植入和強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形成和豐富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等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試題取材古代文化典籍,讓考生體味、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文言文閱讀文段節選自《宋史紀事本末 · 契丹盟好》,以宋遼之間戰爭與盟好的歷史事實為背景,凸顯了寇準中流砥柱的作用和堅韌不屈、不畏強敵的精神。古詩閱讀選用宋詩《賀南豐先生出山之作》," 起為蒼生試一鳴 " 之句,贊許了曾鞏不忘天下蒼生的責任擔當意識。試題通過展示中國古代仁人志士保家衛國的作為、經時濟世的情懷,讓考生在閱讀作答過程中,汲取傳統思想精華,激揚奮斗精神。
二、教考銜接,語文特色在創新中凸顯
試題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堅持學科特色,對標《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呼應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基礎性考查,強化能力總體評價,有效呈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成果,展現了教與考的有效銜接、學與用的有機統一、知識與能力的相融相生。
一是試題在對標 " 學習任務群 " 的考查方面進行了嘗試。《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綱,設計 " 語文學習任務群 ",要求以任務為導向,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夯實語文知識積累、提升語文素養。作文材料中有 " 我們讀的作品如《為人民服務》《沁園春 • 雪》《荷花淀》《紅巖》",考生回顧這些作品,梳理其內容,歸納其精神,可以表現出基礎知識的積累情況、語文素養的水平層次。同時,列舉這些考生們曾經學習和熟悉的作品,一方面可以引導考生回歸教材,回歸課堂,另一方面自然組成一個學習任務群—— " 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 ",引導考生深入體會革命志士和人民群眾英勇奮斗、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自覺接受這種精神的洗禮,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自然而然就可以領會到作文試題的命意指向—— " 可為與有為 "。
二是試題適度關聯教材內容,命題的選材從教材合理遷移。例如文學類文本《當痛苦大于力量的時候》追憶普希金的故事。普希金是課標推薦閱讀的作家之一,《葉甫蓋尼 · 奧涅金》是他的代表作,大多數學生沒有讀過,但會知道這部作品,以此設題,考查考生知識積累的廣闊度與應用的靈活度。
試題注重對關鍵能力的整體評價,通過對閱讀理解、信息整理、應用寫作、語言表達、辯證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等能力考查的科學布局,強化融會貫通,體現對教學中關鍵能力培養的評價,也引導中學重視對考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整體設計上,科學布局,注意了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多樣性、層次性。如第 5 題考查考生對材料的分析與評價,第 6 題考查考生對信息的提煉與整理,第 14 題考查考生對材料的理解與賞析。在試題組設計上,注重根據文本內容設置問題,形成考查中的合力。例如論述類文本閱讀在嚴佐之《〈中國目錄學史〉導讀》材料下設置三個問題:第 1 題主要是考查考生對材料關鍵信息的提取,第 2 題考查考生對論證中目的、方法、手段等的辨析和理解,第 3 題主要是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進行概況和推斷。
三、設計精心,能力素養在平穩中區分
試題認真選擇材料、精心設計試題,把考查重點放在考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上,力求通過一種平穩平和的方式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使考生能以積極平和的心態正常發揮,達到服務選拔人才的目的。
一是試卷結構、難度保持平穩。試卷結構與 2020 年一致,穩定的結構有利于考生保持穩定的心態,發揮出應有的水平。難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之內,與往年層級水平相近,在確保優秀考生能夠脫穎而出的同時,讓大部分考生有獲得感。
二是材料選擇平實,富于生活氣息。選擇考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材料,選擇日常生活中的語文材料作為命題素材,能給考生以親切平實的感覺,便于考生思考作答。例如實用類文本閱讀節選自《水的密碼》,文本中諸如 " 與先前許多偉大的探險一樣,我們的旅程起始于廚房 " 這樣的語句,拉近了與考生的距離,也促使考生思考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三是問題設置平和,考核精準。試卷客觀題選擇項表述準確;主觀題設問清晰,要求明確。文學類文本《當痛苦大于力量的時候》以 " 普希金的臨終遺言 " 為標題,其是理解普希金人生悲劇的線索,也是統攝全篇的 " 文眼 ",主觀題第 9 題就此直接設題 " 普希金的臨終遺言是理解本文的鑰匙,請簡要分析 ",既抓住了文本閱讀欣賞的關鍵,也明確提出了考生應該思考回答的內容,使考生能夠平和地完成答題。
試題以全面融入的形式落實立德樹人,引導全面發展;以相融相通的形式對標課程標準,引導教育教學;在學以致用中考查能力,服務科學選才,繼承中有發展,平穩中有創新,體現了命題的高水準、試題的高質量。
2021 年貴州省高考語文評卷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