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少數民族的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學院與西南老繡坊公司達成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雙方合作近半年來,通過電子商務學院專業教師和學生團隊的共同努力,為西南老繡坊公司多渠道、全方位的打造了抖音號、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微店、淘寶店鋪和西南老繡坊文化冊。2021年5月28日,雙方聯合主辦的“民族服裝展”活動在學院第三教學樓一樓大廳舉行。參加此次活動的有西南老繡坊公司創始人楊昌德,電子商務學院副書記湯雪靜、副主任楊前以及全系教職員工和各專業學生。
電子商務學院&西南老秀坊——文化冊
此次“民族服裝展”主要以“T臺服裝秀”的活動形式開展,同步采取了抖音號和微信視頻號線上直播的方式,既體現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底蘊又展現了少數民族服裝的特色,通過舉辦本次活動很好的弘揚和傳承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為全校師生和線上觀眾近距離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韻味十足的非遺文化體驗。
首先,活動主持人為“民族服裝展”作了開場致詞。凱里市西南老繡坊是一家致力于挖掘和傳承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公司,主要是收集具有歷史韻味的傳統民族服飾,同時對其進行加工處理,進而銷往國內外服裝加工行業、收藏市場以及民族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省畢節市的文化屋給我們留下了殷殷囑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產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我們要把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我們要善于優化少數民族文化的寶貴資源,以“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結合民族文化特色,利用互聯網電商平臺,構建全媒體運營模式,由點及面,全面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使之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此次活動由圖片展示、服飾講解、T臺服裝秀等多元化的形式展開,精選了15套具有歷史韻味、蘊含民族歷史文化的民族服裝,每套服裝都是天然植物染色的純棉布料,由傳統純手工工藝縫制而成,服裝上的花紋、圖案主要由平繡、貼布繡、刺繡以及數紗繡等手工繡制而成。活動開場分別表演了苗、侗、彝族的歌曲和舞蹈,接下來以15位模特作為文化使者,以“走T臺秀”的方式,精彩演繹了苗族、彝族、布依族、壯族等西南地區不同民族的經典老服飾。兩場T臺服飾走秀讓人目不暇接,多褶長裙,藤環纏頭、腰和踝的多彩布依族服飾,粗獷簡潔的壯族服飾,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飾,色彩艷麗、婀娜多姿的苗族服飾。傳統的民族服飾以時尚的形式映入觀眾眼簾,傳統性與時尚性相得益彰,使得整個“T臺秀”演變成為了一場“行走的教科書”。
呈現在觀眾前面的一套套傳統民族服飾,以精湛的手工技藝為載體,勾勒出一個個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的精美圖形,經過精心按序搭配,錯落交織,最后織繡成一幅幅巧妙的圖案。通過走秀的方式,讓少數民族傳統服飾與時尚集合,這“穿在身上的歷史”也似乎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元素,讓民族文化更加生動活潑、熠熠生輝。
此次活動給校園營造了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氛,豐富了廣大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培養了民族文化意識,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弘揚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展現了少數民族的魅力,也讓觀眾更近距離、更直觀地感受了少數民族特色服飾之精華,仿佛在聆聽一個個富有歷史積淀的“民族傳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