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人勤春來早,牛年萬象新。2月19日,農歷正月初八,在鎮遠縣羊坪鎮響水村土坎組產業種植基地的黑色大棚內,呈現著一幅春耕備耕的忙碌場景,員工們正在對一朵朵長勢喜人的羊肚菌進行采摘、裝籃、包箱、過稱、搬運,全力以赴趕在春耕前采摘完,確保春耕時如期種上春季作物。
羊肚菌是一種適宜在中低溫生長的珍稀食用菌品種,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全身是寶的羊肚菌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但對種植環境和種植技術要求較高,再加上采摘周期短,往往是一菌難求,所以市場價格高。
“經過幾個月努力,終于在今天迎來了羊肚菌第一次采摘,鮮菌還未上市就已被四川的客商提前預定,今天預計采摘1000斤,按照現在市場價格60元/斤,將收獲羊肚菌發展‘第一桶金’6多萬元。”種植基地負責人馮榮昌說。
來自四川省德陽市廣漢縣的客商專程跨省過來收購羊肚菌,他說:“羊肚菌的市場非常火爆,商戶現在到處收購優質羊肚菌,我之前從朋友處得知這里種植的羊肚菌質量好,便提前打電話預定,今天定能滿載而歸。”
馮榮昌從事精品水果種植已有20多年,并于2019年6月成立馮氏兄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是發展葡萄、草莓、八月瓜等精品水果種植,現今已在羊坪鎮、青溪鎮等地流轉土地200多畝發展水果產業。
提起種植羊肚菌,還要從2020年10月份說起,當時正值處在季節性水果產果斷檔期,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沒有任何收入。在閑暇之余,一位種植羊肚菌的四川朋友邀請他加入羊肚菌種植隊伍,考慮到羊肚菌正好可以填補斷檔的空白,在了解種植的高風險后,決定以“門外漢”的身份迎接一個新挑戰——發展羊肚菌種植產業。
為了掌握種植羊肚菌的種植技術和方法,馮榮昌于2020年10月份遠赴四川成都羊肚菌種植基地考察學習半個多月,學成歸來后試點種植1畝,成功后便迅速流轉30多畝土地進行羊肚菌規;N植。
“我是去年來到基地務工,之前主要就是負責水果樹施肥、除草、剪枝、采摘,現在負責采摘羊肚菌,一天能有80元的收入,在家門口就業,也方便照顧一家老小,我實在是太高興了。”響水村土坎組57歲的唐有柳說。
像她這樣在基地務工的老面孔還有10多人,他們常年固定在基地務工,有的已經務工時間有三年之久,其中也不乏貧困戶,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參與基地務工等方式實現增收致富。
看著眼前長勢喜人豐收在望的羊肚菌,馮榮昌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初步算了一筆賬,由于起步晚錯過了羊肚菌大部分采摘期,現在羊肚菌采摘最多有一個月,按照平均每天300斤采摘量,大概能有40萬多元收入。
黑色種植大棚內一朵朵羊肚菌撐起了“致富傘”,另一側白色大棚內種植的葡萄、八月瓜等精品水果也正在結出“致富果”。(廖 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