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黃平。5月30日上午,隨著在舊州古城內,一支支特色隊伍整齊有序的隊伍入城,黃平縣端午系列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迎面向我們走來的是氣質出眾的旗袍隊、獨具特色的革家服飾隊、銀裝素裹的苗族姑媽隊以及斗志激昂的龍舟賽參賽隊等,數支代表隊伍依次有序進場,并圍繞東城門—馬靛街—中權巷—西中街—西上街—城門洞—老里壩大橋—河濱道—三角洲主會場路線依次展開游行活動,游行過程中引來游客紛紛拍照,好生熱鬧。
“賽”在黃平。5月31日下午,龍舟賽、籃球賽與拔河賽正式開賽,參賽隊伍分別為14支、16支和18支,賽程為期三天。龍舟賽場上,隨著發令汽笛響起,一條條整裝待發的龍舟像離弦的箭劃破水面,鼓手擂出豪邁的鼓點,號子喊得鏗鏘有力,隊員們目光如炬,快速穩健的擺臂,此時的龍舟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迅速朝著終點游去,吸引了河邊熱情群眾的助威觀戰。籃球賽與拔河賽場上,運動員們的表現也毫不遜色,他們揮灑汗水、洋溢青春,展示出自身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和較高的競技水平,為游客們來帶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
“食”在黃平。6月1日上午,在舊州古城西上街舉辦了包粽子比賽活動。活動現場,先是進行了開賽儀式,儀式上一個“巨型粽”亮相了,據悉,這顆巨型粽長1米3,寬66厘米,重達361斤,是目前省內最大的一個粽子。此時在比賽的桌上早已擺滿了精心準備的粽葉、糯米、粽繩。隨著一聲“開始”,參賽選手開始卷粽葉、裝糯米、纏線……大家全神貫注地包了起來,整個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很快,一個個結實而飽滿的漂亮三角粽、四角粽就成型了。
“展”在黃平。6月1日上午,在西上街還專門設置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擺放著黃平獨有的非遺展品——“泥哨”。泥哨是在傳統泥俑、陶俑基礎上,創新發展起來的小型彩塑泥捏,主要以當地優質黃泥做基本原料,通過純手工藝搓捏成型、木屑鍛燒、上色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色彩一般以黑底點紅綠為主,兼雜黃、白、藍等色,展臺上的泥哨有飛鳥走獸、蝶蟲蛙魚、家禽六畜等,模樣憨態可掬,引來無數游人駐足觀賞。(通訊員王成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