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村晚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主辦,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由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黔東南州文化廣電旅游局、中共黎平縣委、黎平縣人民政府承辦,由中國文化館協會、貴州省文化館、中共黎平縣委宣傳部、黎平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四家單位具體實施。
在黎平肇興主會場,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分為錦繡黔東南、鄉村有非遺、鄉村有好物、鄉村有故事、鄉村有好景、鄉村有夢想六個篇章,共20個活動項目。有歌舞《讓世界聽見黎平》《龍騰舞陽》《高排蘆笙民族團結舞》;有侗族大歌《侗歌聲聲謝黨恩》,有非遺表演《最美繡娘》;有新編侗族器樂表演唱《歡樂侗家人》,有民族文化展示《節慶歡歌》;有侗戲《侗寨琴聲》,有情景舞蹈《紅軍橋》、洪州琵琶歌《紅軍來到我家鄉》;有歌曲串燒《火塘姑娘》《千年大歌》;有歌曲《和我一起去肇興》,有民族傳統體育競技展示《侗族摔跤》《侗族武術》《瑤族武術》,有歌舞《紅色春之約》;有非遺項目推介、產業推介、好物推介、鄉村旅游推介,有駐村書記話振興、東西部協作分享互動訪談,還有祭薩、蘆笙展示、油茶制作、寨門迎賓、抬官人等內容,活動節目承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村晚還通過視頻連線等方式,串聯分享了臺江和施秉會場的節目。村晚最后全體演員參與互動合唱《踩歌堂》,唱出了民族大團結,唱出了貴州人民的美好新生活。
據悉,此次貴州云匠村晚黎平主會場村晚活動,均通過直播的形式,傳播到全國各地,據初步統計,直播從當天的10:00開始,到17:30結束,直播在國家文化云、天眼新聞、黔東南直播、貴陽晚報、多彩貴州文化云、移動咪咕等平臺,參與觀眾達250多萬人次,這次村晚給全國觀眾帶來了一場侗族文化盛宴,讓多彩貴州、“侗鄉之窗 曙光之城”的文化名片更加亮麗,大大提高了黎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姚進忠 彭淑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