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種的茶葉是廣西三江福云6號,房前屋后、田間地角都可以種植,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都能管理,而且一年四季可以采摘,廣西老板四季回收,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每畝產值5000元左右。”歸公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吳成武介紹。
“兩茶”是該鎮的主導產業,無論是從氣候條件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來講,還是從當地群眾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兩茶”是最適合地坪發展的產業。“福云6號”更憑借著可常年采摘、效益好、易管理等特點榮升為當地群眾的“新寵”,深受群眾喜愛。當地黨委政府主導,向群眾宣傳茶葉的種植技術、經濟效益、產品優勢,鼓勵更多群眾參與發展種植茶葉產業。同時,還積極幫助群眾與收購方聯系,為已種植群眾打通銷路,呈現出茶葉產業產銷兩旺勢頭。
近年來,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就業,提高群眾經濟收入,該鎮按照政府引導、企業搭臺、群眾參與的原則,積極動員引導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參與油茶、茶葉產業種植,走上了“黨支部+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道路,既有效降低了群眾種植風險,又盤活了在家勞動力,保證了群眾“多元化”增收。
截至目前,該鎮在歸公、歸白、歸教、岑歸等村已發放茶葉苗木34萬余株,現苗木還在發放中。(周昌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