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建引領上做“加法”。依托村黨(總)支部、“寨管委”,組織黨員志愿者、“寨管委”委員義務參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團委,在“中國志愿”網上發布“旁海鎮‘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彰顯先鋒模范志愿風采’服務活動”,召集青年志愿者參與清除小廣告、打掃村莊衛生、宣傳環境衛生和衛生習慣小知識等活動;為村配備公益性崗位保潔員,安排垃圾運輸車定期托運村級垃圾斗,有效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效率。
在督查檢查上做“減法”。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旁海鎮貫徹落實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實施“五大民生工程”推進“五新”建設重點工作,組建鎮級環境衛生巡查隊伍,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通報督查、檢查結果,督促村落實問題整改,做到立行立改,同時,開展新一輪村規民約修訂,持續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在網格行動上做“乘法”。在“十戶一體”“寨管委”基礎上,合理劃分網格衛生管護責任區域,并優先推薦黨員擔任網格“美麗建設者”,負責日常管護督促,把人居環境整治的觸角延伸到農村每戶家庭,切實增強網格化管理組織力。突出“點”“線”“面”結合,推動“一戶美”到“整體美”,并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提高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提升群眾環境整治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在加強宣傳上做“除法”。在X804縣道設立“鞏固國家衛生鄉鎮 攜手共建文明旁海”等戶外廣告牌,利用大喇叭、宣傳單、橫幅標語等廣泛開展宣傳,讓講文明、講衛生的生活觀念成為群眾日常生活新常態。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樹立勤儉節約、文明高尚新風尚,積極培育良好的民風家風鄉風,讓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姚伊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