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橋祭橋是苗族的傳統,意在積德,祈求橋神送子送福,希望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出行逢兇化吉。
每至祭橋節來臨之際,臺江縣境內的每家每戶都要備好酒好肉、鴨蛋、鵝蛋、魚、糯米飯和香紙等一切祭品。二月二當天,人們早早地起來煮制好祭品,用竹藍或其它器具放置祭品來到自家的橋凳和公共橋凳前先在橋凳兩頭燒香燒紙,再將其祭品一小部分投放其地以賜神靈;一處祭祀完畢又到一處,直至把自家橋凳祭完為止。
在紅陽村,記者看到不少村民正在廣場上忙碌著,有的在煮蛋,有的在染蛋,有的在準備祭祀酒肉。準備工作就緒后,全村老少就帶上自己所準備好的東西,前往自家橋上,開始祭橋儀式。祭橋儀式上,村民們歡歌笑語,其樂融融。
在反排村,祭橋節更為熱鬧,全村人身著苗族盛裝,挑著祭品,吹著蘆笙,浩浩蕩蕩排隊去古橋上祭祀,然后圍圈跳蘆笙、踩木鼓,場面十分壯觀。當天還舉行斗牛等娛樂民俗活動,讓前往的游客們,有不一樣的體驗。
在登交村,祭橋不僅是村里的大事,更是出嫁的姑媽們的喜事,在這天,遠嫁的姑媽們一同結伴回娘家,將自行準備好的雞、鴨、魚、肉、酒用扁擔挑著回娘家祭橋。
“二月二”敬橋節是臺江苗族濃重的節日之一,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張曉芬 楊昌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