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第一次舉辦'小廚神’比賽,四至六年級共12個班的學生進行PK。每支參賽隊伍由6至8名學生組成,完成青椒炒肉、西紅柿炒雞蛋、青椒土豆絲3樣指定菜品和1道自由發揮菜品,并完成擺盤等任務。”第七完小校長鄧江波對記者說。
龍元彬 謝慧芳 攝
今年5月,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從今年9月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松桃縣第七完小從建校之初,就根據自身特點,開設了勞動課。
鄧江波介紹,松桃縣第七完小屬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2020年學校建成時,將1000多平方米的綠化地改成勞動實踐基地。目前學校共28個班,平均每個班分到十幾平米的面積。
“學生們每周輪流到基地里上勞動課。對于勞動課,同學們都很積極。”三年級三班班主任石慧說,基地里種的是西紅柿、玉米、花生等學生們喜歡的蔬菜,午休期間,學生們常常會跑去觀察蔬菜的生長情況。
農作物成熟后,學校勞動課又新增了兩門課程,一是讓同學們將收獲的農作物拿到街上義賣,二是舉辦“小廚神”爭霸賽。從播種到收獲,從售賣到烹飪,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學校還專門修建了200平米的廚房為勞動課提供場地。
龍元彬 謝慧芳 攝
“一些孩子在學習上弱一些,我們想通過勞動課培養他們的自信,從而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德育主任楊藍說,剛剛舉行的散學典禮上,為學生們頒發“小廚神”獎狀環節時,學生們的呼聲最高。
鄧江波告訴記者,學校的勞動課程受到了家長們的支持,很多家長反映以前不做家務的孩子現在開始主動做起了家務。下個學期開始,將增加6個土灶,讓所有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至少一次“小廚神”爭霸賽。(記者 張鴻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