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建立了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充分發揮群眾力量,組建了巡河隊伍和應急救援隊伍,及時清理河道“四亂”,確保河道暢通。對于鎮遠縣城區氵舞陽河段沿岸重點防汛區域,我們設置了26個水上應急救援箱,同時配備必要的物資,利用應急喇叭和宣傳車循環播放安全度汛順口溜,調度村(居)社區工作人員及黨員志愿者逐戶開展“敲門行動”宣傳防汛安全知識,同時聯合縣融媒體平臺、縣電視臺、縣門戶網,鎮遠應急在線等開展線上防汛抗旱專題宣傳,協同通訊平臺,每日發送詳細天氣咨詢及雨量情況,形成“線上+線下”多角度宣傳模式,全面加強科普宣傳工作,盡最大努力確保平穩度汛。”鎮遠縣防汛抗旱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自進入汛期以來,鎮遠縣全面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制,積極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持續落實應急物資儲備,其中應急帳篷250頂、皮劃艇3艘、被褥863套、折疊床291件,衣物417套等。組建搶險隊伍,積極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各成員單位組織巡查人員扎實開展“地毯式”全覆蓋的安全檢查,同時,鎮遠縣防汛抗旱指揮中心制定“五強化”工作措施,全力確保安全平穩度汛。
一是強化工作責任落實。按照“三管三必管”原則,領導干部帶隊深入一線督促指導落實汛期防汛救災工作責任,切實做好汛期各項安全防范和應急救援各項準備工作,各成員單位在自身業務領域范圍開展專項安全檢查,確保各項工作開展責任落實到人;制定完善度汛措施,建立健全細化應急預案,修訂完善全縣總體應急預案,各鄉鎮因地制宜科學制定可行措施,加強防汛應急演練,確保安全度汛。
二是強化隱患排查整治。組建專項安全巡查組,針對防汛地質災害隱患拉網式排查,對沿河臨河的鄉鎮、村(寨)、學校、旅游景區景點、工業園區、公路、鐵路、地質災害區、水庫(水電站)等進行重點排查。及時建立隱患排查臺賬,采取措施及時整改。對一時難以排除的,制定防災預案,落實防災責任人和監測預警人員,明確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做到隱患清,排查明,整改到,治理行。
三是強化監測預警預報。建立健全每日會商制度,各鄉鎮各成員單位每日匯總上報會商情況,同時聯合水務、氣象、自然資源等部門進行問題會商研判,密切關注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加強對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及時掌握暴雨發生時間、地點、范圍、量級和發生趨勢以及地質災害險情動態等信息,并通過各種宣傳方式,及時向社會和有關方面發布災害預報預警信息。
四是強化應急值班值守。嚴格落實領導在崗帶班、干部坐崗值班制度,嚴格要求關鍵崗位必須24小時到崗到位,嚴禁值班電話呼叫轉接或脫崗漏崗、擅離值守。開展專題培訓值班值守人員及應急救援人員,提升值班值守人員業務水平,提高應急救援人員專業能力,確保在崗人員熟悉掌握防汛應急預案及信息上報流程要求,一旦發生險情災情,即可有效開展應急處置先期工作。
五是強化督促檢查力度。嚴格執行汛期各項工作紀律規定,繼續成立聯合督導檢查組,深入各鄉鎮各行業領域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汛工作落到實處。防汛抗旱指揮中心組成督查組,嚴格督查“五一”假期值班到崗到位情況,對因思想不重視、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將嚴肅追責問責,決不姑息。
鎮遠縣防汛抗旱指揮中心提醒廣大人民群眾,汛期已至,一定要提高風險意識,減少涉河涉水活動,降雨期間盡量待在家里,不要在溝邊、崖邊、河邊和積水較深的路段停留,一旦發生險情及時報警求救。(龔永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