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賦能
全面提升刑事審判監督質效
最高檢在9個檢察院試點刑事審判監督智能輔助辦案系統成效顯著
記者11月20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了解到,為深入推進以數字檢察賦能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2022年12月至今年6月,最高檢在全國9個檢察院開展刑事審判監督智能輔助辦案系統試點運行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9個試點檢察院分別為:北京市檢察院、遼寧省大連市檢察院、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檢察院、浙江省紹興市檢察院、浙江省青田縣檢察院、福建省廈門市檢察院、湖北省武漢市檢察院、貴州省貴陽市檢察院、陜西省西安市檢察院。
據了解,運行刑事審判監督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的首要目的是解決當前刑事審判監督線索狹窄、抗訴案源不足的問題。通過開展試點工作,各試點檢察機關拓展了抗訴案源,提升了監督質效。
▶如北京市檢察機關在今年上半年共提出抗訴案件46件,較去年同比上升27.8%。實現個案監督向類案監督拓展是刑事審判監督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的發展方向,也是試點工作的長遠目標。
▶以武漢市檢察院為例,該院通過大數據監督,發現敖某某盜竊案存在罰金刑判罰錯誤的情形后,深挖近十年其他盜竊案罰金刑罰適用錯誤線索,向法院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和類案監督建議,督促法院及時糾正錯誤判決12份,實現從個案監督到類案監督。
此外,通過大數據賦能,將數字檢察融入訴源治理,助推法律監督工作現代化,也是刑事審判監督智能輔助辦案系統的成效之一。
▶如大連市檢察院通過該系統發現某地區污染環境犯罪高發的問題,聯合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及時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政府部門認真履職。
據悉,最高檢第二檢察廳在統籌試點工作中,共梳理、提煉出刑事審判監督規則122項,并根據各地試點情況,形成了試點總結報告,相關工作經驗被最高檢數字檢察辦公室采納推廣。
“這次開展的試點運行工作,是我們在檢察大數據戰略背景下的一次有益探索,下一步,我們將以點帶面指導全國其他地區全面推開刑事審判監督智能輔助辦案系統運用工作,進一步推動刑事審判監督的規范發展,全面提升監督質效。”最高檢第二檢察廳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