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印大燕,蕉溪鎮財政所工作員、機關支部書記、蕉溪村駐村干部。6月29日,一場特大洪水襲擊了蕉溪鎮,該鎮域河流水勢兇猛,水位快速上漲,舞陽河沿河兩岸農田、村莊、道路被淹,損失慘重。面對這突然其來的洪災,鎮黨委、政府把全鎮的中心工作放在搶險救災恢復生產工作上,作為蕉溪村駐村干部的印大燕更是身先士卒,及時為村民排憂解難,為蕉溪村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盡職盡責。
蕉溪村地處舞陽河沿岸,擁有22個村民小組,本次洪災造成11個村民小組331戶受災,村內道路、農田被沖毀,房屋被洪水淹沒,受災面廣、損失嚴重,村里搶險救災工作便成為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印大燕家居住在同樣受災嚴重的鎮遠縣城,她家的房屋也被洪水淹沒。6月30日,她接到父親的電話說:“女兒昨天漲大水家里被水淹了,當時水都漫到我脖子,還好你侄兒背我出了門,轉移到了安全區域,要不然就有生命危險,現在家里面一片狼藉,你可以抽出一點時間來幫忙清理一下嗎?”她的心咯噔一下,愣了許久,想到父親已經80歲高齡,行動不便,需要被照顧。聽到電話那邊父親的擔心害怕,又看著眼前同事們忙碌的身影,到底該怎么選擇?印大燕心急如焚。
當急之下,印大燕告訴父親當前蕉溪鎮情況也十分危急,搶險救災任務繁重,她的工作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家里的淤泥她只有請人去清理。“面對父親心中雖有一些愧疚,但希望父親也能理解我肩上的這份責任和擔當。”印大燕說。搶險救災任務繁重的這段日子,她始終24小時駐村待命,在工作和家庭中,她選擇了堅守防汛一線,舍小家為大家,在防汛工作中沒有絲毫疏忽,在危難時刻敢于迎難而上,堅守初心。
洪水退去后,印大燕每天都忙忙碌碌,挨家挨戶查看并統計受災情況,房屋破損的,先到親戚朋友家借住,家中泡水的先自行清理衛生,缺糧少食的得想辦法籌集物資……。確認大家都平安后,印大燕迅速帶領機關支部全體黨員干部清淤清障,只見她每天拿著掃把、背著鐵鍬哪里有淤泥、哪家有需要哪家跑,一天下來,她的衣服、褲子、鞋子全是淤泥,晚上,來不及換洗,又匆忙給受災群眾發放救災物資。從6月30日到7月7日,白天清淤清障,晚上發放救災物資是她的工作常態。
6月30日,第一批救災物資已送達鎮政府!印大燕與村干部立即到政府搬運物資、分發物資。“老楊,這些米和油你先對付些日子,鎮里已經知道大家的情況了,這不叫我送來了物資。”“嬸娘,你們不用擔心,外面的路在疏通了,應急救援隊伍已經在支援我們的路上了。”大家聽了印大燕安撫的話語,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一句“你們辛苦了!”飽含著老百姓的深情期盼。
經過8天的清掃清淤,村組干道、集鎮的淤泥清掃干凈……,村里的生產生活漸漸恢復著往日的生機。
在堅守抗洪搶險的日子里,印大燕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搶險工作中。盡量使受災損失降到最低,作為一名村駐村干部,她與村支兩委干部日夜守護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一心為民的初心使命,幫助受災群眾,她心中裝的是人民群眾,想的是怎樣使受災群眾盡快地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她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舍小家、為大家,贏得老百姓的點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