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阭”字符
吳啟華墓碑
“阭”字符。吳氏群墓中吳啟華墓碑的墓聯“阭姓于斯上承一代統緒,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jīqiú)”!瓣m姓于斯”與“藏身在此”相對應,查康熙字典“阭”的讀音也發“yin”,音尹!瓣m”是行書“阭”,也可以肯定是讀“隱”,才能和“藏”形成對仗。為何用“阭”字符而不直接用“隱”,其中一定暗含深意。
新華字典注釋:“阭”拼音:yǔn,筆劃:6部首:阝 五筆輸入法: 基本解釋:阭:高。石。筆畫數:6; 部首:阝; 筆順編號:525435
康熙字典注解:“阭”拼音:yǔn 注音:ㄩㄣˇ簡體部首:阝 部首筆畫:2 總筆畫:6 康熙字典1346頁第15字“阭”解釋:【唐韻】余準切【集韻】庾準切,音尹!菊f文】高也。又一曰石也。又【集韻】粗兗切,音雋!居衿扛咭。又地名。
黃透松等在尋訪調查的過程中,在馬家寨于光緒三十二年所立吳氏先人的墓碑上無意中發現了一副奇怪的對聯:“阭姓於斯上承一代統緒,藏身在此下衍百年箕裘”。吳氏家史秘傳人吳永松老人解釋說:“阭”字是“隱”字的簡化,是吳家文人自己創造的,字典上沒這個字,表示吳三桂后人隱居在此地。試想,如果是無名小輩,吳啟華、吳仕杰和吳仕龍等人有必要隱姓埋名嗎?而且死后都要隱姓埋名?!
“阭 ”雖是吳家人自創的一個符號,但在康熙字典中,確實也可以讀“yin”,音同尹。“阭姓于斯”的“阭”肯定讀“隱”是毫無疑問的。“一代”是指吳三桂那一代,如果吳啟華以上是幾代或數代,就應該是“歷代”,這在時間上也是相當吻合的!敖y緒”基本解釋:①頭緒、系統;②指皇室世系;③泛指宗族系統。“箕裘”(jīqiú)《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绷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謂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繼承父兄之業。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業。墓主人是吳啟華,為吳氏,因此,將此墓聯解碼后的意思是:吳家人隱姓埋名在這里是為了傳承和延續上一代皇家宗族世系,秘密藏身在此地是為了不斷繁衍子孫,繼承先祖未盡之事業,將先祖的百年基業發揚光大。
很顯然,如果不是有“皇家”血統的吳三桂的子孫,而是普通吳姓人家,會這樣題寫墓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