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膽忠心寫春秋——劉啟春革命生涯追憶
在劉啟春子女家里珍藏著淮海戰役、解放西南、全國人民慰問人民解放軍代表團、解放華中南四枚紀念章,這四枚紀念章,是其革命一生、戰斗一生的象征。
劉啟春,1926年2月出生在湖北省漢川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在舊社會里,由于家里姊妹較多,父母又年邁多病,家庭非常困難,沒有念過書,靠給地主家當雇工賣體力來維持一家人貧困的生活。
1948年6月27日,在河南“睢杞戰役”中,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中原野戰軍11縱的一名戰士,并參加“睢杞戰役”外圍戰的陳小樓戰斗。7月1日陳小樓戰斗結束后,他又隨部隊參加睢縣東北方向邏崗、董店地區阻擊國民黨軍援兵黃百韜兵團戰斗,這次戰斗他小腿負輕傷,所在部隊取得阻擊戰的勝利。同年11月初,劉啟春隨部隊參加了淮海戰役,在徐州東南陳橋地區戰斗中,國民黨軍第107軍第261師被我人民解放軍全殲;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他隨部隊參加了圍殲國民黨軍黃維兵團戰役、淮海戰役中著名的雙堆集戰役。
1949年3月, 劉啟春在河南汝南縣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擔任了副班長。同時他所在的第11縱隊根據中央軍委關于統一全軍編制和部隊番號的命令,與冀魯豫部隊一部在河南省項城地區合編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7軍,歸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建制。4月下旬,他跟隨部隊在安徽省安慶以西江咀地區渡過長江。5月7日,他參加了解放資溪戰斗,在這次戰斗中,解放軍勢如破竹,國民黨部隊潰不成軍,四處逃逸,8日,資溪解放。劉啟春表現突出,提升班長;隨后,他隨部隊挺進浙贛兩省,追殲國民黨軍第55軍、第96軍8000余人逃兵。9月,第17軍奉命開始向西南進軍; 11月初,在黔南地區殲國民黨軍第49軍第149師大部。
1950年2月11日,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精神,劉啟春所在的第十七軍第50師149團進駐三穗縣。24日,匪首萬超集中900余名土匪攻打臺烈。在三營營長周光星的帶領下,劉啟春隨部隊繞絞頗至臺烈后山,其他戰士沿公路攻擊,很快擊斃擊傷土匪20余人,活捉18人,取得戰斗的勝利。3月18日,劉啟春隨工作隊在絞頗一帶宣傳黨的政策,同時進行征糧,他和幾名戰士作為譴先分隊,一邊宣傳,一邊偵察,傍晚時分,當他們行至繳頗一個山頭時,忽然發現了上百名土匪朝他們方向走來,他們當時只有5、6名解放軍戰士,如果作戰的話,肯定是寡不敵眾,并且會暴露目標,他急中生智,組織戰士們匍匐在一米多深的水溝里,由于水溝草很深,土匪經過后沒有發現他們,當時正是農歷二月初,天氣比較寒冷,溝水把他們的棉衣全部濕透了,冷得直哆嗦,刺骨的溝水使劉啟春負過傷的小腿疼痛難忍,他咬緊牙關堅持。土匪經過后,他們立即向當時的工作隊隊長、縣委副書記高音同志報告敵情,高音立即指揮工作隊趁著夜色占領制高點,第二天,匪首楊量指揮大量的土匪蜂涌而上爭奪制高點,戰斗異常激烈。工作隊打退土匪10余次進攻,戰斗中犧牲了4名解放軍戰士,最后縣大隊和縣保衛隊火速增援才使土匪潰敗。由于劉啟春作戰機智,戰斗英勇,1950年6月被提任副排長。6月中旬,雷山石開、爐山掛丁李子松、翁項楊培忠,臺江邰昌平、劍河萬超,三穗楊修竹等匪部3000余人集中臺江縣城,準備攻打施洞。8月初,在鎮遠軍分區的部署下,劉啟春隨部隊149團6連及警衛連一個班由營長孫和賓指揮,傍晚與兄弟部隊匯合后兵分三路向盤踞縣城之敵發動攻勢。149團由左路趕到臺拱寨背后進攻,劉啟春在警衛連排長孟昭賓率領下,配合公安干警登上東山寺背后山梁,猛攻敵背,前鋒沖入敵群,短兵相接,與匪肉搏,戰斗中,劉啟春作戰英勇,他一人擊斃敵人2名。經過激戰,土匪被戰士們打得潰不成軍,從東山寺跑下臺拱寨,陷入解放軍的包圍之中,解放軍從東山寺俯沖直下,劉啟春率領一個班英勇作戰,把欲逃往革東之敵壓向臺拱寨田壩,部隊從四面包圍臺拱寨,敵匪拼死抵抗,在短兵相接中,劉啟春腳部受了皮外傷,這時有兩名土匪向他圍了上來,他用刺刀捅死1名,另一名見狀撒腿就跑,被他舉槍擊傷后投降。匪首邰昌平趁亂從寨子中小巷逃向登魯,石開負傷后僥幸由親信拖著逃脫,解放軍奪回縣城周圍高地,次日清晨,部隊進入城中清點,是役共擊斃土匪20人,俘獲100余人,繳獲槍支100余支、戰馬8匹,取得了解放臺江縣城的最后勝利。
1951年5月,由于劉啟春有一定的農村工作經驗,組織上安排他加入了三穗縣地方建設工作,參加了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宣傳,積極開展征糧和統一戰線及民族團結工作,并擔任分隊長。在各項工作中,與當地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1951年10月至1955年7月,劉啟春參加了鎮遠地委革命干部學校學習,成為學員。他認真學習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統戰、征糧政策,然后下鄉協助征糧,在實際工作中經受鍛煉,征糧工作結束后,學員回校學習,進一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他在學習期間非常刻苦,認真自學,同時還參加建政、土改、剿匪等工作,做到了學習、工作兩不誤、雙促進。通過勤奮學習,他的文化程度達到當時普通專業教育初級中學畢業水平,為他今后參加地方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55年7月劉啟春在三穗縣兵役局民兵和預訓科任助理員(準尉),編入預備役部隊。1958年2月,他轉業在三穗縣財政部門工作,隨后又調到鎮遠縣稅務部門工作,之后再次調到三穗縣臺烈鎮稅務所任所長,在地方工作期間,他保持部隊的光榮傳統,克服困難,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在各項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多次獲得地區、縣級的表彰和獎勵。1973年5月6日,戎馬一身、在戰斗中多次負傷的劉啟春由于傷病纏身在臺烈稅務所不幸病故,享年46歲。
劉啟春從參加革命工作以來,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在參加的十多次大小戰斗中,他作風優良,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為解放新中國立下戰功,多次受到部隊的嘉獎。他為人忠厚純樸,對工作非常熱情和執著,在同事、鄰居和親戚朋友的心里,是一位和藹可親可敬的人。(張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