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訊 紅色的橫幅高懸著,“建筑風水策劃師培訓”幾個大字搶眼醒目。擁躉者們端坐其間,背后的一面墻上是“太極陰陽八卦圖”上書“吉星高照”。 對于邱成彬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做風水培訓了,他旗下的長沙福興堂風水網站,成立以來的培訓業務日漸火熱。
進入“福興堂風水”網,便可看到邱成彬的照片,在“大師簡介”一欄,建筑、別墅、園林風水策劃等服務項目達18大項,滾動播放的除了風水策劃獲獎證書的大幅圖片外,還有福興堂團隊8位風水專家的個人工作照。
當本網記者電話咨詢邱成彬時,他說:“我們的業務面向全國,北京,江蘇我們都去過,策劃過廣東大亞灣一家樓盤的布局。我很忙,你要咨詢今天可以來,明天我要去邵陽策劃風水方案,就沒時間了。”
同邱成彬一樣繁忙的還有湖南三道風水網站的“當家人”楊卓成。在該機構的官方網站上,他以中國城市建設與建筑風水文化委員會委員,湖南易學研究會副會長,三道風水研究院和三道吉祥物連鎖品牌創始人等多重身份贏得樓盤開發商的青睞。
在房地產行業成為經濟發展主力的今天,樓盤風水隨之成為開發商參考的重要內容,風水師成為長沙這座中部城市“炙手可熱”的時尚行業,風水專家參與各類樓盤開發策劃,舉辦風水講座和培訓已不再是新鮮事。就在5月4日,三道風水研究院專家曾到長沙含浦“米蘭春天”進行了一番風水指導。
在三道風水網頁上,有風水師的各類項目“明碼標價”,價格最便宜的項目是——風水師看平面圖,從靜態角度為戶主提供建議,收費等級分為首席顧問1000元,風水專家600元兩項。價格最高的要數賓館風水,3萬-30萬,起價最高的項目為大型園區廠區布局,收費20萬元。
本網記者了解到,湖南眾多風水網站的專家們大多兼有“湖南易經研究中心”,“國家易經研究員”等數項頭銜。他們招納風水人士組成團隊,成立專門網站,從虛擬網絡至現實市場大力宣傳,為客戶提供各式風水“一條龍服務”,網絡化、團隊化、商業化、機構化成為這一特殊群體的職業特點。
在2012年的今天,古老的風水勘輿術何以重新得到追捧?很多人把“風水”的興盛歸功于房地產的繁榮和開發商的炒作,但事實要比推論復雜得多。
“風水熱”升溫
魚缸里養上七條金魚,真的會令你財運亨通么?張功耀的回答是“不”!
中南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功耀將風水流行的現狀概括為:“進講壇、進課堂、進刊物、進社區、進企業、進正規書店、進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張功耀告訴本網記者,五四運動后“風水”一直被視為“江湖玄學”毀譽參半,而目前在中國民間新一輪的“風水熱”再度升溫。
實際上,2002年7月,中國科協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一項旨在調查公眾對算命、看風水等看法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表明,20%的人行為傾向完全受算命結果支配,超過40%的人盡管不會因算命結果改變日常生活,但表示會適當加以注意。30%左右的公眾認為,應該制止風水迷信蔓延,70%主張把風水“發揚光大”。
2004年5月,國內一家知名期刊刊登了一篇名為《古老方術的現代復活》的文章,描繪了國內的風水熱:“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對風水術的贊美行列中去,鄉村神漢、頭腦精明的商人、民間周易愛好者、大學教師,甚至大小官員,還有樸素的尋常百姓,流風所及,無不津津樂道。甚至于連蒲松齡的一生坎坷、命運不濟,也被認為是居宅的風水使然”。
2005年9月,南京大學第一次貼出舉辦“建筑風水班”的廣告。消息傳出之后,輿論大嘩,掀起了一場關于“風水是迷信”還是“國粹”的民間大討論。在這場大論戰中,南京大學否認自己與“風水班”有任何聯系,并且聲稱這是國家建設部下屬的一個中國建筑[3.30 -0.90% 股吧 研報]文化中心舉辦的。截至到當年9月20日,這一風水班共有108人報名。
繼風水進大學校園之后,2006年,媒體報道了廣東省佛山市第二中學為高中一、二年級開了“風水”課,并稱是為了“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張功耀表示,一些大學學報公開宣揚風水。張功耀教授根據學術期刊網檢索發現,從1994年到2007年,國內共計發表有關風水的論文達2970多篇。
“風水論無孔不入,原來的風水還只限于陰宅和陽宅,現在從建筑選址到房間裝修、房間布置,擺魚缸、安玻璃、裝鏡子都沾上了“風水”!”張功耀說,許多風水班進入樓盤、社區宣傳,明碼標價提供風水服務項目,有的甚至可以頒發“風水師證書”。
令張功耀感到困惑的是,風水的重興,產生了特殊“風水經濟”。事實上,風水師已經成為中國精英階層的座上客。許多人抱著“寧信其有”的心態,形成了心理依賴,而一些官員和國企老總更是動用公款為“勘輿之術”買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