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近年來,受全球毒潮泛濫、國內毒情的影響,加之距“金三角”較近,作為毒品內流的主要通道之一等因素影響,貴州省毒情形式一直較為嚴峻,是受毒品危害的重災區。
近日,記者走訪貴州近20個市縣,探尋貴州“陽光工程”模式創新之舉。貴州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崔亞東接受人民網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近年來,貴州先后投入過億元,成功幫助數千名戒毒康復人員重新融入社會。同時他建議,應從國家層面出臺一個對戒毒康復人員就業安置等方面的政策,方能形成全社會聯動的康復機制 ,全國推廣才能成為可能。
數字:全國吸毒者191萬人 貴州吸毒者12萬人
據了解,目前,全國網上登記的吸毒人員是180萬,隨著人口在增加,加之社會管理對戒毒人員的管理工作相對滯后,禁毒工作的難度非常大,現在吸毒人員應該達到了190萬。
“目前貴州吸毒人員龐大,吸毒人員有12萬,真正由我們管控的大概是9萬多。”貴州政法委書記崔亞東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為何吸毒人員如此之多,崔亞東舉例解釋,“比如貴州的盤縣、紫金、正安,三個縣曾經都先后被列為國家重點整治縣,盤縣和紫金經過整治以后情況有所好轉,摘掉了國家重點縣的帽子,現在正安還是重點縣。這三縣之所以被列入國家重點整治,就是因為外流販毒之多,毒販子懷著‘犧牲我一個幸福全家人’的心態,加之貴州地處一個地理環境毒品過境快,外流販毒可迅速非法致富,如此壞習也起了示范作用。這些外流販毒在外面把毒品帶回境內,很多人由此沾了吸毒的惡習。”
據公開統計數據,截止2011年9月,貴州省網上登記在冊吸毒人員為111155人,排全國第六位,其中貴州境內管控的88730人,納入社區戒毒的7586人,納入社區康復的9165人,全省吸毒人員千人以上的縣市區達到31個。每年被外省打擊處理的販毒人員約2500人。
由于貴州所處的地理環境讓貴州吸毒人員與其他省份相較來說,所占比例相對較高。新型毒品迅速蔓延,因吸毒感染艾滋病者占艾滋病總數的39.29%,毒品問題引發眾多社會問題,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
挽救:累計投入1億多 “陽光工程”變“民心工程”
“戒毒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既是違法者又是受害者。社會有一種偏見和歧視,加上他們自己特殊的心理,自卑而且缺少自信,怕受社會歧視,他們生理戒毒之后正常地融入社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崔亞東說,如何幫助他們不被社會歧視,更好地融入社會成了新的社會管理問題。吸毒人員既是社會管理的重點對象,也是需要關懷救助的特殊群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