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訊 近日,一位陳先生致電本報心理疏導站,向記者訴說了他的煩惱。陳先生和女友戀愛已經快4年了,陳先生非常愛女友也希望他們最終能走在一起,不過最近一年以來,他發現女友變了,先是怎么都不答應他的結婚請求,其次是對這段感情表現得十分不信任,甚至有時候讓他難以接受。為此,他找到了心理疏導站希望能幫他“把把脈”。
苦惱:
從一見鐘情到對愛“不信任”
陳先生今年30歲,是南寧人。2008年,陳先生被公司派到百色市某縣談一筆業務,由此與時年25歲的小惠結緣。初次見面時,陳先生對小惠一見鐘情。此后,兩人開始了一段甜蜜的兩地戀情。
交往3年后,陳先生認為他們的感情已經水到渠成,便于去年提出了結婚的想法。不料,小惠卻有些躲躲閃閃。“我先是發現她很抗拒結婚這個敏感的詞語,我們兩人在一起只要不談結婚這個事情就很甜蜜,但我要是一提這個詞語,她就會發脾氣甚至自殘。”陳先生非常納悶。小惠開始躲避不見他,有時候四五天也不聯系,聽她身邊的朋友說她還會自己發怒撞墻。
此外,陳先生開始發現小惠對自己的行蹤非常敏感。不久前的一個夜晚,陳先生陪著伯父在外頭喝酒聊天敘舊。當晚小惠一再要求陳先生接通電話,并要求陳先生把電話放置在一旁不能掛斷。此舉讓伯父十分不解,陳先生也尷尬不已,他覺得自己必須為女友的這些行為“把把脈”了。
溯源:
兩次感情創傷讓她“傷不起”
陳先生和記者走訪了女友小惠的家人及好友,了解小惠的過去。小惠的妹妹告訴記者,她姐姐曾經有過兩次失敗的感情經歷,而且都對她造成了較大的傷害,此后她的性格的確產生了變化。小惠的妹妹說,姐姐19歲時就認識了第一位男友,兩人在一起后得到了雙方父母親的認可,對于小惠來說,她可能以為第一個男友將是一生的伴侶。然而,男友在小惠23歲那年結識了一名更年輕的女孩,鬧得滿城風雨直到小惠憤然離開。
第一段感情結束后,小惠沉默了大半年,開始找不到方向。不久之后,一位到當地開展項目建設的柳州小伙向小惠發起猛烈的追求。周遭的朋友都認為這個小伙子不踏實,這份愛不會長久,但鬼使神差之下小惠又開始另一段感情。果不其然,隨著項目進展的順利,小伙子也撤離該縣,感情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找不回來。
小惠的妹妹說,經過這兩次感情的創傷后,小惠開始學會掩飾自己,在家人和朋友面前都說自己沒什么,但是卻經常酗酒、自殘,有時候哭到天亮。認識陳先生以后,她的確開心了一段時間,不過一想到兩地分居、結婚等現實的問題,她總是試圖逃避。陳先生也試著跟女友表明自己的真心,但是小惠總是說,“我一點都不敢相信男人,也不敢確定以后你們不會變心”。
心理專家分析:
需要調整其認知、情緒
針對小惠的情況,記者采訪了南寧市心源催眠治療與心理咨詢中心的李佳芯主任。李主任說,小惠的情況是受到了“負性事件創傷”的影響,負性事件對她的心理陰影影響很大,她認為“我原來信任的人”到最后都會傷害她,因此無法接受新的感情。
小惠目前的癥狀也多半出自其個人認知層面的問題,個人認知出現偏差。因為個人的認知和情緒與人格有關,因認知出現偏差,進而影響到人格。根據小惠的情況,對其進行人格整合是最重要的,這個過程將為她進行認知調整、情緒調整,再進行負性事件相關釋放過程,以達到治療目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