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訊 果凍,作為一種休閑食品,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孩子們尤其愛吃,在這個行業,“喜之郎”聞名全國,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是廣東喜之郎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位于南京市溧水縣經濟開發區,主要產品有“喜之郎”、“水晶之戀”、“喜之郎CICI”、“美好時光海苔”、“優樂美奶茶”等產品。果凍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他們用的膠是什么膠?這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5月10日,記者帶著疑問以普通操作工的身份進入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喜之郎),應聘到了果凍灌裝車間煮料工段,對喜之郎果凍的生產 、原料以及果肉進行了調查。
A
配料
稱粉區和配香區很神秘
在喜之郎果凍生產車間最神秘的地方是哪?員工們會說,當然是位于煮料車間后面的配香區以及稱粉區,用工段長的話說,這是一個生產部長問不得,經理問不得,普通工人更問不得的地方,這里一般人員不能進也不能問。
一位老員工告訴記者說:“在配香區工作,掌握配料的人都是總經理家鄉的人,一般人不能到里面去,更不能問與自己工作不相干的問題。”
記者看到,煮料所用的配粉都由配料區事先準備好放在藍色料箱里,記者看到,由配料區送出的配粉都由透明的塑料袋盛放,扎緊了封口,上邊標注著該種配粉應該用于何種果凍煮料,記者仔細觀察了透明塑料袋所裝配粉,里邊有白色顆粒,也有灰白色粉末,了解情況的員工告訴記者,里面有些東西就是膠粉。
負責操作機器的工人向記者表示,員工只要知道什么時候該往煮料缸里添加什么東西就行,別的啥都不用管。其實就像之前提到的,對于配料的成分,廠里工人也無權知道。
在車間工作的操作工學歷都比較低,初中畢業很多,高中畢業的也有,專科學歷的都屈指可數。一位高中畢業在廠子里工作了三個月的員工說:“我即使知道配料的名稱了,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管那么多干嗎!”
而眾多操作機器的員工表示,來廠子里工作半年了,也不知道配粉里邊究竟有什么東西,只見一些白色顆粒狀以及粉末狀的東西互相摻雜在一起。
這里的工友告訴記者,在配香區工作的人都與公司簽署了除勞動合同之外的保密協議。而在充填車間的宣傳墻上,記者看到正在招聘配料區工人的招聘啟事,要求在廠內工作至少半年以上,而且僅僅是內聘,由此可見配香區的神秘性。
B
果肉果凍
果肉來自罐頭,要先清洗防腐劑
記者了解到,喜之郎果肉果凍中的果肉,由喜之郎從別的罐頭廠進貨,經過再處理后再添加到果凍中,果肉由專門的果肉工人工添加。
記者注意到,在員工職位中有果肉工一職。記者等一批工友進廠后,廠里專門找了一位在廠里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員工給新員工做培訓,主要內容是介紹灌裝車間的各個工序以及工作內容。
按照負責培訓的老員工的說法,果肉工一般都由剛入職的女生擔任,專門負責清洗從罐頭中取出的果肉以及往果凍杯里添加果肉。
記者了解到,喜之郎所用果肉,是從罐頭廠里進來罐頭后自己再開封加工使用。果肉工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罐頭消罐。什么是罐頭消罐呢?老員工介紹說,在果肉添加進果凍杯之前,都要進行消毒和開水沖淋,同時老員工向我們介紹了為什么要消毒。他說:“果肉是由罐頭廠提供,清洗就是要洗掉上邊的防腐劑,挑揀就是要把里邊爛掉的果肉挑出,避免放進果凍杯而進入市場。”
同時,老員工一再告誡新員工,剛開罐的罐頭是不能吃的,因為罐頭里含有防腐劑,吃了對人體有害,但是有些員工卻不知道,在加工果肉時經常偷吃。罐頭中含有何種防腐劑,老員工沒有說,只是告訴我們這種防腐劑對身體有害,需要對罐頭里帶防腐劑的果肉進行消毒然后開水沖淋。當然,清洗果肉防腐劑的水會定期更換,按照老員工的說法,即使清洗過的果肉也不能食用。
與這位老員工的說法一致,記者在喜之郎灌裝車間充填工段看到,有專門的果肉工在充填機器前將罐頭開封,取出果肉后浸泡在液體中挑選清洗。按照員工的說法,這種工作就沒有下班時間,“雖然說是每天工作12個小時,但是往往機器不停,沒有人接班,就得在機器前等著,很熱很苦。”
C
衛生
掉在臟模板上的果肉照樣放進果凍杯
喜之郎所使用果肉來自一些已經加工好的半成品罐頭,在經過消毒和開水沖淋后,由果肉工用漏勺人工添加進果凍杯。
記者在果肉處理工段看到,由于有些工人操作不熟練,果肉掉在機器模板上的事情時有發生,模板上非常臟,果肉工通常會快速用漏勺將掉在模板上的果肉推進果凍杯里。雖然這種行為在培訓時就已強調禁止,但還是經常發生。如果說上文所提到內容只是部分員工的一種無心之舉,那么用送果凍的漏勺往自己嘴里送果肉,而后再用漏勺往果凍杯里放果肉則是一些愛偷吃的員工做出的事情。
記者曾在灌裝車間充填工段無意看到一名工人偷吃果肉,只見這名工人用往果凍杯里放果肉的漏勺快速地盛起果肉,而后將漏勺放進自己嘴里,緊接著又用這個漏勺往果凍杯里添加果肉。有工人告訴記者,灌裝車間溫度很高,吃點罐頭心里會好受一點,涼快一點。
4個洗手步驟一般只能做到一個
良好操作規范是政府強制性的食品生產 、貯存衛生法規,食品生產企業應該嚴格遵守良好操作規范,那么喜之郎對于良好操作規范做得怎么樣呢?記者看到,在喜之郎車間的相應地方,貼著各種對員工衛生以及車間環境管理的標語與規范。
在洗手消毒間,記者看到,提示員工如何洗手消毒的宣傳畫貼在水龍頭的上方,記者仔細看了一下,這里要求員工洗手要分成4步進行。有洗手、用洗手液、烘干、洗手再次烘干等步驟,而記者在入職培訓時并沒有人告訴記者該這樣洗手,這些貼在墻壁上的提示語對員工是否有用呢?
記者在喜之郎洗手消毒間看到的情形與水龍頭上方所張貼提示步驟大相徑庭。洗手消毒間是員工進入車間的一個必經通道,每天上班前,員工們急匆匆地將工衣換好,然后進入洗手消毒間,“洗手意思意思就行了”,而在一旁負責監督員工洗手的工作人員也是“糊里糊涂就行了”。記者看到,多數員工將手放在水龍頭下象征性地搓兩把,而后將手一甩,便匆匆去車間了,本來是4步的洗手程序在員工這里被簡化為一兩步。
在記者與員工談到廠里的衛生問題時,一位自稱在廠里工作了3年的工人這樣告訴記者:“我幾乎干遍了喜之郎的所有崗位,眼不見為凈,洗手監督員在的話會意思一下,主要是沒有那個意識,大家都這么累,誰還有心思洗手,也就是新來的員工或許會堅持那么一兩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