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海峽兩岸中秋博餅文化研討會在博餅民俗園順利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民俗專家、旅游業界精英、民眾學生代表共聚一堂,圍繞“博餅”二字展開激烈精彩的研討。
此次會議由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陳耕會長主持,廈門市旅游局陳桂林副巡視員致辭,海峽兩岸博餅文化研討會作為中秋嘉年華的主要活動之一,對促進廈門旅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原廈門文化局局長彭一萬和龔潔老先生作為此次研討會的主講,分別從博餅的起源和博餅文化的規范化問題作了深刻的剖析,臺南文化協會會長鄭道聰先生從臺灣博餅的習俗介紹了兩岸博餅文化的差異,原同安文化局局長,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顏立水則從文化生態上提出博餅文化的起源與大自然相融合,觀點新穎,得到眾多專家的一致認同。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朱水涌教授認為博餅具有大眾化的特點,指出博餅文化大眾心理補償作用。其他地區的專家亦提出自己對于博餅文化獨特的見解。
研討會精彩不斷,整場研討會氣氛輕松,更讓與會的民眾對博餅文化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認識。各地專家多方面的分析了博餅的起源,傳承和發展,對于以后弘揚博餅這一項特色文化起到了促進的作用。(詹玉秀 林偉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