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她不需要也沒有給她特殊照顧
西大數信學院黨委副書記吳華麗一直很關注佟碩的成長,她告訴記者,學院并沒有因為佟碩的年齡小就特別關照她。這次推薦免試生,是因為她的專業成績等排名符合學校設定的推薦條件,并沒有特殊照顧。她是個主動性很強的學生,發展也全面,不斷超越自我的特點非常明顯,年紀不大,但懂得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這些,都值得其他大學生學習。
佟碩總結:天資真的一般 思考加速成長
記者:佟碩,你覺得你的經歷可以給其他家長或孩子哪些啟示嗎?
佟碩:我覺得要懂得思考的重要性,要想自己學得更好更快,就得會總結思考。不是每個人都能將經歷變為經驗的,有的人經歷一些事后,沒有思考,可能水過鴨背,過就過了。如擅于總結,你會覺得不枉走一遭。哪怕是時間安排上,也是可以通過思考提高學習,如總結自己什么時候學習效率高?什么時候是低的,懂得自己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思考是伴隨一生的,只有不斷思考,才不斷提高。
記者:有人會想,你能有今天的成績,是不是天賦特別好?
佟碩:很多人都認為我可能是天資比較聰明,但真的不是的。我的天資不是特別好,當然也不是特別笨,就是一般的小孩。我的啟蒙比別的孩子晚,但一旦入門,我又會比別的孩子跑得快。
新聞延伸
首批少年大學生命運如何?
1978年3月9日,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大學“少年班”在中科大誕生,一時間,這些孩子被稱為“天才、神童”,成了很多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而三十年后,當他們進入壯年,我們卻聽到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有人功成名就,有人默默無聞,還有人出家為僧。
1977年9月,教育部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高考,許多人的命運因此在一夜之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在江西贛州八中,一名年僅13歲的高二學生寧鉑也即將迎來他人生中的重要時刻。1977年10月,寧鉑父親的好友、江西冶金學院教師倪霖,致信當時兼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舉薦這位天才少年。在信中,倪霖列舉了寧鉑自小就展露出的在詩詞、醫學和圍棋等多方面的非凡智慧。11月3日,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就批示中科院下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如屬實,應破格收入大學學習”。中科大隨即派出兩位老師前往江西贛州對寧鉑進行考察。
事實上,改變寧鉑命運的不僅僅是這封信,早在1974年,著名科學家李政道就曾向國家領導人建議,應該對優秀人才進行特殊培養。由于時值“文革”期間,盡管建議得到了肯定,卻沒有條件實施。而三年之后,寧鉑成為了第一個幸運兒。他被中科大破格錄取的消息,仿佛一針催化劑,轟動全國,更多的推薦信從四面八方寄往中科大。在上海,永嘉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張方也寫了一封自薦信。
1978年寧鉑等88個天才少年被招進中科大,正式組成了中國第一個大學少年班。這群孩子中,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這一年,全國各大報刊都登載了寧鉑與方毅副總理下圍棋的照片,帶著紅領巾來上大學的小學生謝彥波也成為宣傳的對象。
但是30年過后,當年的“神童”如今境況卻大不相同:本科畢業后,寧鉑留校任教,并在19歲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大學講師。但這已經是他最后一次創造奇跡。2003年,已經研究了十年佛學的寧鉑出家為僧,從此與外界隔絕。而謝彥波,在母校中科大擔任近代物理系副教授,很少拋頭露面。19歲的張方沒有留在學校,又適應不了分配在南京的工作,跑回故鄉上海,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里沒有戶口。如今,在談到78級少年班的成就時,最常被提起的是成為微軟全球副總裁的張亞勤。
30年過去,中科大少年班已經招收了30屆學生。伴隨著對第一屆少年班的爭議,學校更愿意采取低調的態度,讓現在的少年班,有一個更單純的環境。中科大曾經做過統計,到現在為止,30屆少年班一共招收了1200多個學生,而在這些學生中,80%以上都在畢業的當年考取了國內外的研究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