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以來,天河區(qū)石牌街某高校的眾多同學不斷地被一神秘人在網(wǎng)絡上通過QQ聊天工具進行騷擾。這個神秘人一會兒說這個女同學“勾引大款”,一會兒說那個男同學“和他人有不正當關系”,折騰得同學們不勝其煩。近日,天河警方根據(jù)學生報警,經(jīng)過縝密偵查,成功揪出這個網(wǎng)絡神秘人。
高校學子無端遭誹謗
難得碰到中秋、國慶連放8天的長假,某高校大四學生梁同學本想好好休整一下以備開始“揾工”之旅。可身雖躺著,心卻不斷地被揪緊。原來,9月份以來,一名神秘人三番四次地變換身份欲加他為QQ好友。當遭到拒絕后,這個神秘人便在網(wǎng)絡上散布謠言,誹謗他與其他同學存在不正當關系,并在“好友驗證信息”中多次進行威脅。本來對不相關人的誹謗,不理睬也就罷了。可蹊蹺的是,這個誹謗他的人,冒充的身份卻都是梁同學身邊熟悉的同學和朋友。“該神秘人明顯掌握了相當多關于我的信息,”梁同學說。
被騷擾的不僅僅只有梁同學一個人。9月份以來,該高校學生建立的多個QQ群中,不斷有“鬼影”出現(xiàn),它不停地向QQ群中的同學發(fā)送“好友請求”,言語齷齪,甚至惡語中傷,讓同學們苦不堪言。
變本加厲貼“大字報”
接到同學們的報警后,天河警方高度重視,立即從石牌派出所等有關單位抽調民警組成專案組,展開縝密偵查。正當民警對案件線索進行細致梳理的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新情況——梁同學所屬學院的門口,有人貼出“大字報”,誣蔑梁同學與他人存在不正當關系。“大字報”里的行文用詞,儼然就是騷擾梁同學等人的神秘人所常用。看來,這個神秘人已不滿足只在網(wǎng)絡上騷擾他人了,竟然變本加厲,從網(wǎng)絡暗處跳將出來,到太陽底下行事了。
嫌犯被拘留10日
通過對行文用詞的細致核查,天河警方初步推斷在網(wǎng)絡上騷擾眾多同學的和貼“大字報”的為同一個人,并根據(jù)其蛛絲馬跡,抽絲剝繭,最終于10月24日在天河區(qū)珠江新城某花園內將涉嫌捏造事實誹謗的李某(男,23歲,廣州市天河區(qū)人)抓獲,當場繳獲作案用的手機一部及誹謗他人的“小字報”兩張。
經(jīng)審查,犯罪嫌疑人李某交代,其原本是北京某大學飛行員學員班的學生,因末位淘汰等原因,被中斷學業(yè)回家,自感異常失落。偶然的機會,他在網(wǎng)絡上發(fā)現(xiàn)梁同學所在的QQ群很活躍。于是,他將這個QQ群中的同學們當作自己失落情緒的發(fā)泄對象。李某潛伏在這個QQ群里,不停地窺看同學們的聊天記錄,從中推斷、臆斷出一些所謂的八卦消息,而后就跳將出來,不斷散布謠言。目前,李某已被天河警方依法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理。
案件破獲后,石牌派出所辦案民警專程前往梁同學所在的高校,與學校輔導員和相關的學生進行溝通,及時消除了該事件在學校內部造成的影響。
警方提醒稱,當今社會,網(wǎng)絡發(fā)達。很多同學、街坊們出于維持、擴大交際和興趣愛好等原因,喜歡加入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群”,比如QQ群、論壇、聊天室等等。這些網(wǎng)絡上的“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現(xiàn)實社會里的“公眾場所”。所以,在這些“網(wǎng)絡公眾場所”中留言需保持謹慎,以防被不懷好意者利用。而這些“群”的組員們,也要樹立“守土有責”的意識,積極辨識、驅逐那些隱藏在“群”里的“鬼影”。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