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施加壓力大
有一些父母給孩子的壓力太大,搞得孩子心情緊張,無所適從,結果適得其反。
李振霞教授樓下有一個孩子,與她大兒子金煜是同班同學,兩人十分要好,成績也不相上下。但高考考完后,成績尚未揭榜,這個孩子就斷定自己考不上。
金煜吃驚地問:“為什么呀?你成績一向很好的!”
那孩子口氣,說:“我太緊張了。我爸跟我說,要我一定要考上,否則一切自理。我這些天心里很亂,一直在琢磨怎么個自理法呢?我上哪兒去住呢?”
金煜說:“我爸不這樣,他說,考不上就再復習一年,不要有壓力。”
成績出來后,兩人分數果然懸殊很大,金煜金榜高中。李振霞教授說:“我們父母不能搞太多形而上學的東西。”她坦誠,平心而論,她雖然望子成才,有意識地教導他們,但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必須個個是博士生,都得飄洋過海,風華絕代。
老大小時候是有名的淘氣鬼,人稱“小鬧”,是打群架的孩子王。考大學時,他們夫婦也曾替他捏了把汗,一方面鼓勵,另一方面又正視現實,做好出現意外的打算。一旦考不上,就再復習一年,實在考不上,就考個技校,將來有一技之長,能給社會做貢獻就行。他們常常教導孩子教;“清潔工,也可以做成全國勞模的,就看你是不是一個有心人。”
問題2、減負兩極化
如今提倡給學生減負,李振霞教授認為:減負是對的,但不能兩極化。
有的父母急于教子成才,認為孩子學得越多,就越接近“素質教育”,于是一到周六、周日,琴棋書畫、英語、武術等等,馬不停蹄地往孩子腦子里灌輸,搞得孩子疲憊不堪,身心在經過一周緊張的學習后得不到調節,造成惡性循環,結果成績每況愈下。而另一種父母,則是一聽說要減負,就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減,減到孩子不學習了,甚至著父母打麻將。
一位海南的教師講:學校響應減負的號召,將作業留到最少,但有的學生磨磨蹭蹭不好好做作業,不但在學校完不成,帶回家依然不專心做,弄得晚上十一二點還做不完,好像作業堆成山。不明就時的父母一看急了,找學校告狀來,說學校不減負。
其實,許多基礎知識是孩子成才必須具備的,也是為他日后掌握其他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是人類智慧幾千年積累的精髓,讓孩子學習這些知識是有道理的,怎么可以隨意就減掉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