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輕人上大學很普遍。可您知道嗎?咱安陽有這樣一位父親,他不僅在年近半百的年齡重上大學,還敦促已經工作的女兒與自己同念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專業,F在,父女倆一起上大學的新鮮事兒正被安陽廣播電視大學(以下簡稱安陽電大)的師生津津樂道。
一句話把他推進大學
1963年生的關金良,馬上就要50歲了,目前是安陽電大年紀最大的在校生。說起老關與安陽電大的緣分,可不止一點點。1985年他考上安陽電大,但家庭的貧困險些讓老關放棄上學的念頭,父親的一句“別人家孩子想考還考不上,咱家孩子考上哪能不讓讀”的話把他推進了大學校門。
關金良大學的專業是法律。“那時候的同學們都是跟著教學錄音、錄像學習,有時候學校請中央電大知名教師過來集中授課,大家學習的勁頭都非常大,不少同學后來在相關領域都有了很大成就。”
即使畢業后沒有專職從事法律工作,但關金良用自己的所學,幫身邊不少親戚朋友寫過法律文書,并偶爾代理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老關還曾用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為當事人贏過官司。
學習就是我的愛好
“我不吸煙、不喝酒,學習就是我的愛好。現在我有時間,就又重新報了電大,這樣不僅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也能帶動女兒學習。”老關25歲的女兒關璐,目前就職于某外企,她在父親的帶動下,在安陽電大報了2012年秋季法律?瓢,并打算繼續就讀本科學歷,拿到文憑后像父親一樣參加司法考試。“我爸爸是為了證明自己、充實生活在讀書。他這樣的學習精神也讓我愛上了學習。”關璐說。
現在,每天一有時間,老關和小關就坐在電腦前,打開電大的網絡學習界面。“以前條件哪有這么好,現在都是名師授課,做作業可以在線提交,可以與知名教授在線互動,問題也能得到及時回復,教課方式深入淺出。最關鍵的就是學習時間靈活,不耽誤工作時間。”老關喜滋滋地說。
安陽電大副校長告訴記者:“現在老關父女倆好學上進的事情在我們電大都傳開了,這種靈活的學習方式、先進的授課手段更符合社會需求,F在我們學校一年有兩千多學員報名,這對改變大家的觀念和學習方式,促進全民教育、終身教育有重大的意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