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居民批年輕一代掀起“嘆老之風”有損斗志、很矯情
老
從《老男孩》唱哭無數80后,到《再見青春》長期穩坐各大KTV點播榜前列;從電視劇《北京青年》大受追捧,到即將上映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引發熱議……
近年來,有關“青春”的主題,在文娛界全面開花,也在80后甚至90后群體中悄然成為熱門話題。不少年輕人在集體懷舊的同時,似乎又開始集體“嘆老”———總感慨自己“老了”、“落伍了”、“世界屬于‘00后’了”,他們被調侃為“嘆老族”。
第31期
現在,很多長輩就納悶了:80后、90后正值花樣年華,怎么提前開始祭奠“青春”,興起“嘆老之風”了?
上周,重慶晨報通過騰訊大渝網和重慶晨報966966公眾服務中心熱線,對1870名重慶居民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97%的受訪者會“嘆老”。其中,46%的人承認自己是“經常”嘆老的“嘆老族”。受訪者中,80后和90后占56%,70后占29%,60后占12%。
家長
現在很多年輕人萎靡不振
“我覺得自己真的老了。”“是啊,我們都老了!”在不久前的一次家庭聚餐上,家住沙坪壩小龍坎的吳女士,聽到女兒和外甥女的這番對話,心里很不是滋味兒。
“當時桌上都是長輩,還有80多歲的爺爺、奶奶,說那樣的話很不敬、很尷尬。”吳女士說,女兒和外甥女才20歲出頭,沒病沒災,整天好吃好喝,大好前程擺在面前,怎么就老了?
吳女士今年52歲,每天晚上會出門跳壩壩舞,周末和朋友郊游、登山或聚在一起聊天、繡十字繡。吳女士覺得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滿活力。反倒是她經常在路上,聽到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總是長吁短嘆。“和我們這輩在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比,現在的年輕人本該知足,更自信。但他們卻總給人頹廢感,萎靡不振。”吳女士說。
此次調查中,64%的受訪者感慨身邊的“嘆老族”很多。其中,13%的人感覺這樣的人“非常多”。
年輕人
理想無法實現感嘆老了
“比起都市,是否覺得住鄉下比較合自己的個性”、“用報紙打蟑螂是家常便飯嗎”、“偶爾會被人說有中年人味道嗎”、“人生至今遇過許多挫折嗎”……這是一道前段時間在網絡上流行的“心理年齡測試題”。
不少80后、90后在測試后,感慨“真的老了”,并曬出自己的心理年齡———有40多歲的,有50多歲的,還有一個留言說“我測出的是70歲,很準很準”。
重慶工商大學大三學生孔巖介紹,身邊不少同學很迷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北京青年》。劇中主人公豐富浪漫的娛樂生活,說走就走環游世界的瀟灑,以及“重走青春”的魄力與勇氣,讓包括孔巖在內的不少年輕人羨慕不已。
“我也多想重走青春,一切重來啊!但是,我們意識到,很多理想是無法實現的,也沒心情去努力了。”孔巖這樣解釋自己當前的心態。
“當不了科學家,成不了明星,創業無望,深造無門……所以,大家現在很現實,只想買房、買車,過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孔巖反問記者,“你難道不這樣想嗎?這不就算是老了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