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稱,國家禁用的有毒塑化劑有可能藏身保鮮膜之中,流向百姓餐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也于昨日發布報告,在被調查的16種PVC保鮮膜樣品中,有15種樣品檢出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增塑劑DEHA。在加熱食品時,這種物質會加速釋放,影響內分泌系統。對此,專家呼吁盡快出臺PVC保鮮膜國家標準,并提醒消費者,最好選購使用PE保鮮膜。
保鮮膜含塑化劑遇油溶解
北京市民畢女士最近經常從超市購買肉類熟食,這些熟食在超市里都會用保鮮膜包裹。細心的畢女士發現,一些熟食放了幾天后,保鮮膜上出現了一層油乎乎的東西。畢女士用的是聚氯乙烯保鮮膜,也被稱為PVC保鮮膜。專家透露,由于生產工藝需要,PVC保鮮膜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大量增塑劑,即塑化劑。塑化劑遇油溶解,畢女士發現的不明油脂狀物質很有可能就是保鮮膜中所含的塑化劑。
在隨機調查北京十家大中型商超后發現,半數超市都存在使用PVC保鮮膜直接包裹生肉和熟食的情況,營業員們大多認為只要不包裹熱的熟食就可以使用PVC保鮮膜。
目前食品保鮮膜按照材質分為聚乙烯(PE保鮮膜)、聚氯乙烯(PVC保鮮膜)、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鮮膜)。其中,PVC和PE保鮮膜是使用最為普遍的兩類。PE保鮮膜主要是在各類超市銷售,而PVC保鮮膜則主要是在超市的生鮮、散裝食品區做食品包裝,此外各類賓館飯店等集團客戶采購使用較多。在各類保鮮膜中,PVC由于價格便宜、透明度高、黏性好,所占市場份額最大,達到六七成。
16個品牌15個含禁用塑化劑
國家質檢總局早在8年前就特別強調:禁止企業用塑化劑DEHA生產食品用保鮮膜。市場上銷售使用的PVC保鮮膜到底用的是什么樣的塑化劑?北京凱發環保技術咨詢中心分別從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購買了市場上銷售的所有品牌的PVC保鮮膜,共16個品牌,送往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結果令人震驚——16種樣品中,有15個樣品中檢出禁用的增塑劑DEHA,行業最大的幾家企業的產品幾乎全部落馬,其中最低超過檢出線98倍,最高超過檢出線472倍,平均超出檢出線200多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