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大家分享
2011年2月22日,年近40歲的馮凌云鼓起勇氣撥通了家里的電話,這次他沒有掛掉。電話那頭的趙鳳林伸手剛想接電話,看到是外省的號碼,她的手顫抖了,懸在半空遲遲沒有落下,在電話響了七八聲后,趙鳳林終于拿起了電話:“喂!哪個?”
電話那頭的馮凌云在時隔20年后,再次聽到了熟悉的聲音,卻又不知如何回答。
趙鳳林再次詢問:“你哪個?找哪個?”此時馮凌云才調整好呼吸,嘴角顫動著喊了一聲“媽”。聽到是馮凌云的聲音,趙鳳林的眼淚決堤了……
這一通長途電話,一講就是半個多小時,從趙鳳林進入敬老院工作以來,母子倆從來沒有這么交談過。
“媽,對不起你,照顧老人也是積德的善事。”20年的恩怨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被親情掩埋。
2013年,在外出務工老鄉的幫助下,馮凌云回到了闊別20余年的家鄉。整整20年之后的相見,趙鳳林望著兒子足足愣了一分鐘,然后嚎啕大哭起來,兒子摟住母親,也默默地流著眼淚……
“善待每一位老人,像親女兒一樣為他們送終盡孝”
很長一段時間,趙鳳林一個人伺候著50多位老人。她每天6時起床,倒十五六個便桶,理30多床被子,挑十幾背豬草,背十來背柴草,還要為老人做飯、洗衣,為癱瘓的老人擦洗按摩……等老人們舒舒服服地睡下了,趙鳳林還得洗完老人們換下堆積如山的衣物。
盡管為老人們付出了這么多,但她沒少受老人們的委屈甚至打罵。
敬老院一些老人性格古怪,不經意間就可能激怒他們。
一天中午,趙鳳林正在廚房燒火,患有癡呆癥的李元樹直奔灶臺要吃飯。
“等等!飯還沒有好,吃了會肚子痛。”趙鳳林上前阻攔,不料李元樹對準她的腦袋就是一拳,趙鳳林的頭重重地撞到墻上,當場昏了過去……住院幾天,花費近千元,趙鳳林還是落下了腦震蕩的后遺癥,每逢陰雨天,就會頭疼。
當趙鳳林從醫院回來,李元樹跑到趙鳳林面前憤憤地說:“院長,是哪個把你打了?我幫你收拾他。”弄得趙鳳林哭笑不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