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汾西縣組織的這次考試遭遇網絡舉報,被質疑“蘿卜招聘”。2011年,汾西縣領導班子換屆,新的領導班子將招聘叫停,但是這一停就是三年。這個“歷史遺留”的招聘問題將如何解決?
2011年5月31日,汾西縣政府網公布了這次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筆試成績,按照汾西縣事業單位招聘工作領導組的公告,本次招聘涉及31個事業單位的59個崗位,應該有118人進入面試。奇怪的是,汾西縣至今沒有通知面試。近三年來,部分高分考生一直在打聽面試的消息,他們說,汾西縣各個部門一直都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考生:先找信訪局、又找人事局、然后又找分管副縣長,分管副縣長找了以后又找任書記,就是一把手,從這個過程,從下往上找上去,任書記說信訪局立了案了,然后讓人事局出個計劃,再問面試的時間,還是沒有音信。
有網帖反映,這次考試涉嫌“蘿卜招聘”,稱“不少縣領導和中層領導的子女都在他們報考的單位得了第一名”,懷疑考題泄露。筆試中,涉及汾西縣委書記剛剛就任十多天提出的五大戰略,有考生稱只能從內部文件看到。出這樣的考題是否合適?是否有20多名縣政府干部子女的筆試成績入圍?對于這些問題,汾西縣人事局局長郭萬根并未回應。2011年,正值汾西縣領導班子換屆,因遭遇網絡舉報,新的領導班子叫停了這次招聘。汾西縣分管人事工作的常務副縣長段惠剛表示,對于網絡舉報,縣里的態度很慎重。
記者:實際的情況是怎么樣,咱們查過沒有,到底有沒有存在違規?
段惠剛:咱們查了,說是沒有。
記者:但是如果沒有咱們就應該啟動。
段惠剛:我們就準備啟動呀。
記者:但是三年了。
段惠剛:時間是有點,但是你要理解,縣委縣政府因為牽扯面很大,這件事情,畢竟還是有反映,我們還是要慎重。
記者了解到,這份網絡舉報是匿名的。既然汾西縣認為這次考試沒有問題,為何遲遲不啟動面試工作?汾西縣人事局局長郭萬根說,因為陷入網絡舉報的循環,一旦要重啟招聘,就有人舉報,一舉報就要調查,一調查招聘就難以重啟。
郭萬根:也不知道誰告,作為我們來說,一要動就告,一告上面就說要了解,一了解就得停。了解了發現沒啥,再動,再動又告,鬧得咱沒辦法。
郭局長表示,人事局已經將重啟招聘的方案上報,但一直沒有得到批復,這個方案的主導思想是尊重上一次考試的筆試成績,按照原有的程序繼續進行。
郭萬根:原來想了好幾種,有說是,再考一回試,或者說前一回考試占多少分,再新考試占多少分。幾套方案都不合適,為啥不合適,你說,既然沒問題,為啥要再考試;你既然有問題,我就處理問題。
常務副縣長段惠剛說,今年春節前,的確收到了人事局擬定的這個方案,但最終能否實施還要經過縣常委會討論,然后向社會公示。他告訴記者,之前比較忙,現在重啟招聘工作“指日可待”。
段惠剛:查了半天也沒也發現什么問題,如果要往前推進,我覺得還是需要有一個給大家公示的時間和渠道。我們在這個調查的過程中,調查的對象恐怕也不是很全面,那么這就需要給社會一個公示的時間,如果有問題,我們就調查,如果沒有問題,我們就推進。
現在打開汾西縣政府網,仍然能找到有關這次考試的公告和筆試成績通知。汾西縣以政府名義組織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本應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卻成了一件“歷史遺留問題”。采訪中,汾西縣相關負責人都告訴記者,這次考試沒問題,但一位考生說,近三年來,她每次去有關部門詢問,得到的都是“有問題”的回復。
考生:然后去找領導,領導就說,這個事情既然停了,肯定是有問題,肯定是難處理,要我們怎么處理,但是我們很快就處理,每次去了他們都是同樣的話。
關于汾西縣最終對這次事業單位招聘的處理意見,中國之聲也將持續關注。(記者吳喆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