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輝和他的同事們常年累月不分節假日輪流堅守崗位,保障著電網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萬家燈火,南網情深”核心價值觀,展現了“辛苦我一人,點亮千萬家”南網精神,他把自己的青春獻給電網,把更多的時候奉獻給企業,把光明送到了千家萬戶,他的堅守和執著,讓這位七尺男兒堅守一個崗位29年。
蔡云輝正在審核簽批工作票。(陳舉 攝)
今年47歲的蔡云輝是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凱里供電局變電管理所凱里巡維中心值班負責人,1986年年僅18歲的他,高中畢業后,因種種原因沒有繼續上大學,同時在父母的激將之下,參加了通過凱里供電局的招聘進入了供電局干起了變電行運工作。他這一干就是29年,在29年的工作中,一直堅持在變電運行戰線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從一名起初的學徒工,逐漸磨礪成為現大的技術能手。
三年學徒工,兩年就出師
剛進供電局的蔡云輝,對“電”只限于家里的電燈,什么變電設備、運行維護,聽都沒有聽說過,腦子里面對電幾乎為“零”,就更談不上去操作維護它。
“由于讀書沒有繼續上大學,又不能晃蕩在社會,只好找個事兒做,當初也沒有想過到供電局工作,更沒有想到是在與電接觸緊密的變電運行崗位,只好抱著試試的心態堅持了下來。” 蔡云輝這樣告訴記者。
由于剛進入供電局,并且自己作為學徒工招聘進來,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進行學習。對變電運行值班人員來說,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值班員,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還必須熟知所管轄設備的運行狀況、工作原理、技術參數。只有這樣才能在設備異常或發生故障時做到心中有數并做好處理工作。對此,不甘示弱的蔡云輝,在父母都不是看好自己的情況之下,到了220千伏凱里變電站工作后,虛心學習,做到不懂就問,直到問懂為止。
俗話說:笨鳥先飛。要想讓別人瞧得起,自己必須加陪努力。知識需要積累,更需勤奮。就是這樣的道理,讓這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有了自己的想法。蔡云輝回想當初說:“我們必須在三年內學到一技之長,并且能熟練掌握相關電力知識和操作。我就天天跟著師傅跑,師傅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否則三年學徒工時間一到,沒有學到相應的知識,或許就是背包走人的結果。”
作為在變電站工作的員工來說,要耐得住寂寞、孤獨和枯燥無味,正是這些,讓這位正值十八的年輕人蔡云輝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機會。有工作就跟著師傅去,沒有操作就拿著《變電技術運行問答》書看,就連吃飯、睡覺、上廁所都在看,蔡云輝慢慢喜歡上了這個事業,腦子里的東西也越積越多了起來。
“只要功夫深,鐵棍磨成針”,蔡云輝就是為了讓自己能讓更多的睢得起,不辜負父母對他的期望,他努力著、學習著……
功夫不負有心人,本是三年學徒工的蔡云輝,只花了兩年時間就掌握了大量的電力知識及變電運行維護知識,在1988年就基本出師獨當一面,并擔任起了220千伏凱里變站值班負責人,同時在1989年110千伏臺江變電站建成之際,調整到臺江變擔任值班負責人兼師傅。
“一個沒有接觸過電,沒有電力相關的高中畢業生到我們這里來,能很快進入角色,并起掌握這么多知識,特別是他從工作到現在從沒有出現一次差錯,這與他自己努力和師傅指導不分開,很不多。”曾任220千伏凱里變電站站、現任凱里供電局輸電管理所主任吳平江這樣說。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變電設備的科技含量也得到了提升,如何掌握新的電器設備安全運行,對變電運行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蔡云輝經常主動在下班后前往有新設備安裝的變電站,積極并虛心的向安裝師傅學習和請教設備的性能和操作要領,主動復印設備說明書和相關操作規程與全班同事進行分享學習,在設備投運前就能熟悉掌握設備性能和操作要領,為新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蔡云輝也是一名很好的師傅,在他的手里帶出了10多名變電運行人員,帶出來的人員中有些已經是縣局的中層干部,凱里市郊供電局王洋洋就是其中一個。
安全記于心,執著獻青春
220千伏凱里變、220千伏鎮遠變、110千伏臺江變、110千伏青山變……從1986年的18歲進入供電局到現場的47歲,蔡云輝走遍了10多個變電站,每一個變電站都有他刻骨銘記印記。
“干一行,愛一行,我從招進供電局到現場,一直在變電運行崗位,沒有到過個其他部門,我已經喜歡這份工作,那就會把件事兒干好。”蔡云輝說。
蔡云輝(右)正在變電站控制室進行操作。(陳舉 攝)
變電站的主要工作就是倒閘操作、巡視、故事處理,對于每次的操作,蔡云輝都嚴格辦理兩票、審好每一張票,對設備運行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確保操作萬無一失,操作票合格率100%,工作票辦理合格率為100%。
對每一次操作,蔡云輝都會認真進行分析,由于巡維中心人少站多,在值班期間,他對監控和操作人員進行合理統籌安排,根據常規工作和突發情況及時調整工作人員,確保了安全操作和各類事故處理、日常工作的合理性和及時性。在事故發生時和各種復雜的倒閘操作、設備缺陷處理中,其憑著一個老值班員的工作責任心、工作經驗,認真指揮全班人員完成各種操作及事故處理。在一些工作班組和調度員對現場情況不太了解的情況下,也會根據實際現場情況給予合理的建議,縮短事故處理、倒閘操作以及對設備缺陷處理的時間, 以保證轄區設備的安全供電。從參加工作至今,未發生一起人為操作事故及本班人員延誤操作的情況發生。
與蔡云輝一個值的同事彭立說:“他對工作很嚴謹、細致,嚴格要求班組的成員,特別對安全要求很嚴,但他的這些嚴格,正是為了同事們的安全考慮,生活中是一個熱心幫助的人,團結同事,我們都很欣賞他。”
在變電運行這個崗位上中,蔡云輝秉承著“安全第一”的工作宗旨,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嚴格按照《安規》規定,堅持踏實、認真、科學的工作態度,嚴、細、實、恒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管理制度及安全標準,強化安全管理,明確安全職責,嚴把安全操作關,嚴格按照“兩票三制”對各類違章情況及時進行制止,指出違章的地方并要求立即改正,杜絕了違章操作、違章工作地發生,實現了全年本班組安全操作零事故的目標。
“這此年,這么忙,您累嗎?”“這不算什么,身體的累都可以忍受,最難耐的是寂寞、孤獨、不能照顧家庭……”這就是一個在一個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的蔡云輝的心聲。
一個班就這幾個人,長年累月在值班時四周寂然的無聲,靜得讓人心慌。變電運行工作是平淡的,它沒有刻骨銘心的感人事跡,也沒有熱火朝天的浩大場景,有的只是場地內變壓器發出的“嗡嗡”聲,設備上亮出的指示燈、光字牌,儀表里跳動的各項數據,故障時發出的各種信號,倒閘操作時嚴肅認真的神態、規范正確的操作,處理事故時忙而不亂的腳步,也正是蔡云輝憑著這種謹慎、細心的工作作風,才得以保證了設備的安全運行。
29年來,蔡云輝和其他變電運行操作的工作人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進行著同樣的合閘、拉閘、停電、送電動作,嚴格遵照調度指揮,工作從未出現差錯,很好地完成了每次的工作任務。他的愛崗敬業和執著堅守得到了回報,先后獲得貴州電網公司 “變電操作能手”、 “變電運行崗位競賽優勝選手”及凱里供電局“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變電運行崗位競賽優秀選手”、“優秀操作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在2008年抗冰保電工作中因工作突出被評為“抗冰保電優秀共產黨員”等諸多榮譽。
節日的堅守,只為送光明
燈籠高掛,彩綢飛舞,鮮艷熱鬧的顏色裝點著城市的面容,每一個節假日喜慶歡樂氣氛洋溢在空中。或出行、或團聚、或休憩,家家戶戶樂享融融幸福。但仍就有一群人遍布在城市和鄉村的各個角落堅守崗位,默默工作著。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始終駐守在電力陣地的最前線,堅守著一個變電人的承諾和責任。
對于蔡云來說,全天值班制,沒有雙休日,沒有“五一、十一、春節”等節假日,太正常不過了,一天24小時都在站里,生活空間除了備班室就是設備區,吃飯、睡覺和洗漱都在一起,可以說和同事在一起的時間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長。
每逢輪到節假日值班,蔡云輝就連和家人一起過節也成了一種奢望,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情也變得有些沉重,不過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讓變電人無怨無悔,堅守崗位。
2008年冰災期間,由于凱里全城停電,作為巡維中心的值班負責人,必須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但就是這樣的不幸,家里的老父親生病了,兄弟妹妹把父親去醫院,接到電話的蔡云輝,心里非常不安,又不能離開工作崗位,心里不安的蔡云輝向領導說起了這事,批準了他回醫院看老父親,得到領導批評后,他匆忙的趕到醫院,就在醫院不到1個小時,蔡云輝又拉到電話,要求他馬上到三棵樹變電站負責相關工作。跟老父親交流了幾句后的蔡云輝很無賴地回到了工作崗位,這一去就是六、七天沒有回家,也沒有時間到醫院看上父親一眼。
“想到那件事,自己的心里感覺很愧疚,自己也沒有敬到兒子孝。但是又想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我很無賴,因為我們是光明的守護者。” 蔡云輝深情地說。
29年來蔡云輝主動放棄公體,一共才有過兩次公休,但都因工作忙,沒有休完假期就上班。“這么多年來,一直忙于工作,家也沒有照顧到、孩子也沒有照看,心里有再多的無賴和內疚,只有化著努力去慢慢彌補。”蔡云輝帶著內疚的心情告訴記者。
“我們沒有節假日,每個節日都是這樣過來的,已經習慣了。越是節日的時候我們越忙,不過看到別人節日里幸福的表情,我們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蔡云輝用質樸的語言說出了一個變電站值班人員的心聲。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復地進行著這些工作,很枯燥、很乏味、很寂寞、很孤獨,但正是這些看起來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事和像蔡云輝這樣平凡的人卻支撐起了電力陣地最前線,默默守護,為千家萬戶傳遞光明。(陳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