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自古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華文明傳播于全世界的重要象征。“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是復興中華茶文化、提振茶產業的重大歷史機遇。
7月15日上午,第4屆中國(太原)國際茶產業博覽會雷山旅茶專場推介會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行。雷山縣人民政府縣長袁剛在專場推介會上致辭。
山西省商務廳趙貴全等到銀球茶展館品嘗銀球茶
太原晉商歷史悠久,在古絲路上扮演者重要的茶傳播角色,在國家號召振興“一帶一路”之際,雷山縣希望借助茶博會平臺拓展黔茶北方市場,進一步攜手廣大晉商共同助力“一帶一路”,續寫茶傳奇,積極與晉商深度合作,借助“一帶一路”新契機,將雷公山茶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共赴錦繡繁榮新絲路。
從雷山縣茶葉局獲悉,此次茶博會開始至今日,雷山茶產業已與5家太原茶商達成長期商業合作協議,另有6家山西茶商與雷山茶企業就合作意向正在洽談中。
晉城驚現高山流水茶 同飲十二碗不覺厭
推介會上,貴州綠茶雷公山銀球茶高山流水表演,引爆全場,只見12碗茶水左右排開,茶水自上而下形如瀑布層層流入體驗者口中。現場體驗了高山流茶的王衛先生樹起拇指對雷公山銀球茶贊到:“味道很特別,有回味!想不到還有球型的綠茶,也是第一次喝到。”臺下觀眾掌聲之余,紛紛爭先恐后上臺體驗高山流水敬茶,一致叫絕好評!來自貴州雷山身著苗族銀飾的姑娘小伙們吹起蘆笙跳起舞,銀鈴悅耳,踏歌奏樂,現場被觀眾的掌聲包圍。
觀眾現場體驗高山流水敬茶儀式
苗姑娘在專場推介會上表演苗族歌舞
苗姑娘在會場展示銀球茶
天然有機無污染 好山好水出好茶
推介會上袁剛同時介紹了銀球茶及產地的異域文化和綺麗風光。
雷公山銀球茶,由2.5克含天然果膠經高溫殺青揉捻而成的球型綠茶,外表有茶毛泛白,恰似銀球閃耀。銀球茶盛產于廣袤的雷公山區,森林覆蓋率達72%,土層有機質含量高,該區域是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的主要發源地,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稱為:當今人類保存最完好的一塊未受污染的生態文化凈地。雷公山區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達248—260天,年降雨量為1250—1500毫米,最高海拔2178米,最低海拔480米,土壤質地疏松,土質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多為黃壤、黃棕壤,呈酸性,非常適宜茶樹生長。銀球茶就采摘于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腹地900-1400米海拔的生態茶園,嚴格堅守質量底線,以生態和科學把控質量,嚴格按照標準生產,不施用違禁農藥,從源頭上打擊非法出售和使用農藥的行為,堅持做良心茶和干凈茶,堅持做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有機茶茶。
雷公山茶園
雷公山茶園之晨
目前,全縣現有茶園面積16.15萬畝,可采摘面積9萬畝。今年6月,中國食品安全健康促進工程辦公室授予該縣“中國銀球茶之鄉——貴州雷山”的稱號。
雷公山銀球茶曾多次在國際名茶評比中榮獲金獎。2012年雷山茶被選定為黨的十八大會議用茶,今年又被選定為中辦用茶和十九大用茶。享有貴州綠茶類金獎茶王、貴州十大名茶、中華文化名茶等美譽。是百年世博金獎,外交部饋贈禮品茶。
苗家姑娘采茶
賞美景品香茗 雷山茶旅結合走新路
近年來,雷山縣堅持茶業、旅游業相結合,推動茶旅融合發展。雷山全縣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3%,苗族文化遺產富集,節慶豐富,苗族服飾華麗,歌舞多姿多彩。全縣擁有苗族蘆笙舞、銀飾、苗繡等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58個傳統村落被列為國家傳統村落名錄,境內有兩個國家級4A旅游景區“西江千戶苗寨”和“郎德苗寨”。苗族同胞崇尚自然、熱愛自然,勤勞的苗族同胞奉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世代居住在雷公山地區的苗族同胞自古就有種茶采茶喝茶的習慣,茶文化在苗鄉源遠流長。將茶業與旅游業相結合,大力挖掘民族文化,生產生態優質茶成為了山區人民新的致富路。
銀球茶
品一口好茶,賞一方山水人文。雷山縣經過多年努力,先后獲得“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國最佳魅力旅游名縣”等稱號,是消夏避暑、旅游觀光、文化體驗、康體養生的理想目的地。(龍泫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