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瑤族藥浴是瑤族群眾千百年來用以抵御風寒消除疲勞防治疾病的傳統方法,是瑤族歷史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鉤藤是瑤藥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時下正值鉤藤采收時節,從江縣斗里鎮根里村卡島瑤寨同胞山上坡腳忙采鉤藤,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斗里鎮根里村居住著苗、瑤兩個少數民族,全村333戶1628人,根里村卡島寨為瑤族村寨僅52戶236人,但每戶都從事鉤藤種植,全寨種植鉤藤182畝,年產量3.6萬斤以上,產值達100萬余元,戶均增收1.9萬元以上。嘗到甜頭的群眾陸續擴種鉤藤,目前全村種有鉤藤500余畝,鉤藤已然成為該村農民增收奔小康的致富產業之一。
“今年日照時間長,鉤藤長勢好,村里田地邊、溝壑旁到處散種著。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金鉤子,每斤在30元左右,而且收購商都是駐扎在村里收購,一年下來收益還是較為可觀,維持生活綽綽有余”。忙著采摘鉤藤的村民說道。
由于洗瑤浴是瑤族同胞的習慣,卡島瑤寨有種植鉤藤的傳統習俗,當地的婦女對于鉤藤種植也都是“土專家”,出產鉤藤質量較高。隨著政府對中藥材種植的政策傾斜,不僅提供種苗,還根據種植畝數進行資金補貼,且近年來隨著中藥材市場走俏,鉤藤價格穩定,市場前景良好,群眾種植意愿較為強烈。(石自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