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今年來,三穗縣緊緊圍繞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休閑康養、重點城鎮、特色文化、休閑農業四大集群,釋放大旅游“共生效應”。今年上半年,我縣接待旅游總人次達172.1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4.92億元。
打造休閑康養集群,釋放“康養+旅游”共生效應。結合三穗中醫藥文化,著力打造“康養三穗”城市名片。積極謀劃實施了縣中醫院、黔東(三穗)醫療健康養老服務中心、縣殘疾人康復中心、縣黔東老年人康復中心、縣榮譽軍人療養院、縣經濟開發區大健康產業扶貧綜合示范園等康養旅游項目,深入推動“旅游+康養”共融共生。截至目前,中醫院、醫療健康養老服務中心、黔東老年人康復中心已完成主體建設,其他項目正在有序推動,累計完成投資38.19億元。
打造重點城鎮集群,釋放“城鎮+旅游”共生效應。三穗交通方便,自古就有“黔東要塞”和“千里苗疆門戶”之稱,是黔東板塊交通最為發達的縣市,是貴州省重要節點城市。今年來,我縣以新型城鎮化促進旅游產業化,以旅游產業化帶動新型城鎮化,加快推動“城鎮+旅游”同步發展。積極謀劃實施了高鐵新區綜合管廊、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星級酒店培育、旅游商品街區、夜間經濟聚集區等項目,上半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約5億元。并以鄉村旅游為抓手,重點打造桐林北侗文化旅游小鎮、臺烈苗族特色旅游小鎮,截止目前,桐林鎮木良村、臺烈鎮頗洞村、寨頭村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打造特色文化集群,釋放“文化+旅游”共生效應。結合我縣獨特民族民風民俗,深化文旅融合。在各景區景點開展北洞攔門酒、燈光節、民族音樂節、千人長桌宴、民族美食文化節、民族盛裝節、非遺文化展示、農特產品展銷、農事體驗等系列民俗活動。并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大數據等渠道擴大提升三穗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和感染力,進一步激發文旅共生效應。今年來,我縣共開展各項特色民族活動12場次,通過抖音、微信等平臺宣傳200余次,瀏覽量達40萬次,僅A級景區營業收入達570.98萬元。
打造休閑農業集群,釋放“農業+旅游”共生效應。三穗——因“秋收豐稔,一禾三穗”而得名,是中華農耕文化的傳承地。近年來,我縣以鄉村振興為背景,對體驗式農業旅游進行精品開發,成功將頗洞生態農業體驗園提升為國家3A級景區,實現農產品向旅游商品升級,生態農業向休閑農業轉型,打造了“農業+旅游”樣板,并在全縣復制推廣,帶動貴洞、木良、貴秧、風木溪等20余村的旅游發展,讓更多的群眾嘗到了農旅融合“甜頭”,實現從“美麗景觀”向“美麗經濟”轉變。今年上半年,我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6.61億元,同比增長8.5%。(歐忠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