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雷山縣苗族同胞共邀各民族兄弟姐妹、游客10萬余人一起慶豐收、過苗年、吃鼓藏。
2023中國·雷山苗年暨鼓藏系列活動從11月11日開始,到12月25日結束,時間跨越一個多月之久,13項大型活動異彩紛呈,民族民間活動遍地開花,是一次探索神秘,暢游文化的超級盛會。
震撼萬人非遺大巡游引來十萬游客共狂歡
11月16日中午12時,在貴州雷山縣城,由豐收碩果、高排蘆笙、非遺傳承人、兄弟姐妹民族一家親、茶麻菇稻、雷公山米酒香等48個方陣組成萬人非遺巡游隊伍,身著各式民族服飾,組成了一片銀的海洋,花的世界,所展示的各種刺繡、舞蹈、技藝形成了露天行走的博物館,現場蘆笙聲響徹天際,令人蕩氣回腸。巡游隊伍從雷山縣一中出發通過清水步道、教廠壩大橋、木鼓廣場,最后抵達銅鼓廣場參加開幕式,開幕式上展演《飛歌獻給黨》《穿在身上的史書》《笙鳴神韻 團結奮進》等節目,展演的最后一個節目為22個小團結蘆笙舞,這22個圈意蘊雷山苗年從2000年開始舉辦到2023年,共舉辦了22屆。
“今年我們雷山苗年暨鼓藏節非遺展演及開幕式,我們將傳統的自娛自樂提升到與兄弟姐妹民族一起樂,與游客一起玩,與網友一起嗨,所以今年我們的巡游方陣多了一個網紅方陣。”雷山縣苗學會會長白志恩說。
神秘萬家迎客吃鼓藏,樂了自家嗨了客
“鼓藏節三個月前,為了傳播我們村的鼓藏文化,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邀請函,沒想到有很多網友留言,說要到我家過鼓藏節,他們要按苗家的習俗,抬著鴨、魚、糯米飯親身體驗,要來當一回我家的親戚。”報德村村民楊杰說。
看到朋友圈的留言,楊杰很是感動,于是決定開放自家今年的鼓藏節。
11月14日,楊杰家迎來了第一批網友親戚,共10人。他們來自廣東、上海、北京等5個城市。
鼓藏節接客的當天,楊杰一家不但收到了客人的各種禮物,還賺起了農家接待第一桶金,共收入1600元。
11月15日,客人要離開。在離開時,游客舍不得忘記山里的土貨、山里的美味。還帶走了家里的紅薯、洋芋、大米。
“原來我們的節日文化還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傳承,一起受益,以前我們過節自己樂,現在我們過節還賺錢”楊杰樂呵呵說。
神秘萬人相親討花帶,激起網友前追捧
苗族鼓藏節上有各村各寨的苗族民間蘆笙舞會,未婚青年可以通過蘆笙場上“討花帶”等形式展示自我,增進交融,近年來被無數網紅追捧,稱為“萬人相親大會”,登上熱搜。
2023年10月15日,游客王偉到雷山縣旅游,瀏覽手機時看到雷山鼓藏節“討花帶”視頻,激起了他要在今年雷山鼓藏節“討花帶”,于是在雷山縣城購買了一把蘆笙,決定也要在今年的雷山鼓藏節“討花帶”。
據悉,2023雷山苗年暨鼓藏節采取民間主辦,市場化運作方式,由雷山縣苗學會、西江旅游集團公司主辦,做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開展了多項網上活動。一是雷山苗年、鼓藏節數字化,入場券預約電子化,讓全國網友數字化了解雷山苗年、鼓藏節;二是雷山縣與騰訊公益共同發起“雷山鼓藏節邀您答題”非遺互動項目,讓全國各地網友通過答題感受苗族文化魅力。
近年來,雷山縣緊緊圍繞“生態立縣、文化興縣、旅游強縣”發展戰略,立足打造苗族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推進全域旅游化、全縣景區化步伐,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個寶貝,構建世界苗族文化高地,打造世界苗族文化旅游目的地。11月11日2023中國·雷山苗年暨鼓藏節系列活動啟動以來,到11月16日苗年暨鼓藏節開幕,雷山縣共接待游客2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3億元。
“我們在2023中國·雷山苗年暨鼓藏節系列活動中,雷山縣推出了吃玩游購旅游線路快板詞:慶豐收、過苗年、吃鼓藏,吃什么?長桌宴、鼓藏肉、酸湯魚。玩什么?扛豬腿、蘆笙會、討花帶。游哪里?雷公山、苗寨逛、西江游。買什么?銀球茶、魚醬美、紅米香、銀飾靚。”雷山縣文旅局長王玫玫激情唱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