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培育,點燃產業升級 “新引擎”。扎實推進農業經營主體培訓,當前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達 916 家。其中,中潮鎮潘老寨村農民植保專業合作社憑借先進的經 營理念、科學的管理模式以及創新的發展路徑,成功躋身全國 500 強。2024 年,3 家企業憑借強大的實力與卓越的業績,成功晉升為省級龍頭企業,為縣域經濟發展再添新動能。與此同時,230 家家庭農場也成功錄入全國家庭農場名錄,彰顯出蓬勃的發展生機。各類經營主體協同發展,不僅大幅 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更架起了農民增收致富的 “高速路”,帶動周邊無數農戶走上了富裕之路。
強化監管,筑牢農村經濟 “防護網”。將農村 “三資” 管理視為鄉村治理的關鍵一環,全力筑牢農村經濟 “防護網”。通過開展 15 期專題培訓,培訓 840 余人次,為農村 “三資” 管理培育了一批業務精湛、責任心強的專業人才。為確保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組建專項工作組,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研,累計發現并及時處理問題 22 個。自2024 年專項整治開展以來,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收集問題線索 339 條,目前已完成整改320條,整改率高達94.4%;對于新發現的29 個問題,已整改 17 個,整改率達58.62%,并推動完善村級財務制度2個,切實守護著農村集體資產安全,為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流轉增效,繪就土地資源 “新藍圖”。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備案工作,動員各鄉鎮爭分奪秒、積極行動,及時錄入 707 份耕地流轉合同,備案流轉面積達 6332.19 畝,流轉總金額 994.22 萬元,其中 4313.76 畝用于糧食種植,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堅實力量。通過土地流轉,原本零散、低效的土地得以集中整合,實現了 “小塊變大塊、分散變集中” 的華麗轉身,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的集約化、規模化水平。這不僅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更為現代農業發展開辟了全新路徑。
(黎平縣農業農村局 吳書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