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水上糧倉”
澤被“天下西江”
雷山縣城美好的“夜生活”,在號稱“天下第一苗寨”的西江千戶苗寨顯得更勝一籌,用“夜夜笙歌”來形容毫不為過。這是記者在西江一天兩晚的采訪留下的深刻感受。
這是一個異常美麗的村寨,美在她華麗古樸的風姿,美在她開放熱情的風度,更美在她淳厚濃郁的風情。一進寨門,便有頭戴大紅花的苗家盛裝少女早早地等候在那里,為遠道而來的客人獻上紅雞蛋,敬上牛角酒。姑娘們頭上梳著唐代的發型、身著宋時的服飾,與周圍的明清建筑和魏晉遺風相映生輝。即興唱出的迎客歌聲有如喜鵲啼鳴,給人以賓至如歸之感。信步走在寨子里用石板和鵝卵石鑲嵌的古街上,但見苗家吊腳樓的飛檐下、閣樓邊,掛滿了一串串金色的玉米和火紅的辣椒,與之相對應的是現代氣息濃郁的商鋪和閃爍的霓虹,古樸與時尚兼具,保護與發展并行。路旁一個八角亭里,坐著十來個老人,穿著清一色的苗家黑衣,聚在一起談笑風生。這些老人是寨老吧?我們走過去,向一位胸前飄著白胡子的老人主動搭訕:“老人家,笑得這么開心,好幸福喲!”
“當然幸福呀!沒有共產黨,哪有我們西江苗寨的今天啊!”老人應聲走過來與我們聊開了。雷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潘國雄是當地人。他告訴我們,老人叫侯天祥,今年81歲,是寨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已經連續幾年獲得縣里頒發的民間文化保護獎。老人對我們說,他們這些“老同志”聚在一起,是要等著下午5點給游客們表演節目。“我們這群老人,最大的89歲,最小的72歲,還要為家鄉的建設發揮余熱哩!”
“我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西江苗族人,我熱愛創業,喜歡奮斗,盡一切努力打造苗族原生態純手工特色苗家菜,獻給我的朋友們,回報社會和人民。”這段話的主人,是一位30歲的苗家后生——西江千戶苗寨侯家莊食品?餐飲文化莊園的“莊主”侯艷江。這個喜歡別人叫他“阿才”的苗族小伙,是一個好學上進頗有抱負的青年。他的“侯家莊”雖不臨街,走進去得爬好長一段石階,可慕名而至的食客卻絡繹不絕。店里的裝修別具一格,墻壁上寫滿了到訪客人的各種簽名和祝愿,而阿才與非洲剛果布總書記伊西多爾姆武、哥倫比亞總統府政治事務高級顧問郝爾曼·奇卡·希拉爾多、馬來西亞華僑旅行家蔡尤明夫婦,以及許多國家級美術家歌唱家的合影,則昭示了這家餐飲店的檔次與不凡。我們喝過牛角酒、掛著紅雞蛋走進店里,落座不久就有各種精美的苗家菜肴端上桌。夾一筷田螺土雞火鍋菜,那個香呀,入口不忘!
阿才過來給我們敬酒并與我們攀談起來。他說早些年他也曾外出打工,也曾經歷過窮愁潦倒的窘境和寄人籬下的苦悶,也曾被迫做過一些違背心愿的事。2010年得知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立馬收拾行囊趕回來,說服父母貸款10萬在家辦起了這個餐飲店,當年毛收入就達60萬,凈賺20萬。去年的收入更可觀,來客多是回頭重訪的各界名流。在與這些客人的交往中,阿才的綜合素質也得到提升。信手翻閱他記的兩本厚厚的讀書筆記,發現他博覽的群書里,內容涵蓋了歷史、哲學、倫理學、心理學、經營學以及各種文學名著。父母為他的婚事著急,他卻執意要找一個有著共同的精神旨趣和追求的人。“現在生活這么好,得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精彩。”阿才說。
茹捷還兼任西江鎮黨委書記。他說,四年前,“白天看寨,晚上睡覺”一直是西江這座古老苗寨的冷幽默。2008年以來,北京奧運會火炬在郎德傳遞,貴州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西江召開, “上海世博會西江公眾論壇”啟動,從此開啟了西江苗寨的文化自覺與自信。雷山縣借助旅發大會平臺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先后投入8000萬元修建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郎西旅游公路的修通,為西江旅游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西江的旅游收入以乘數增長,以西江景區為主的民族文化旅游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為雷山縣域經濟提速注入了強大動力。溫家寶總理看望我省兩會代表時,黔東南自治州州長李飛躍向總理匯報說,去年,西江千戶苗寨旅游人數超過200萬人次,僅此一項,村民人均現金收入就達6000元。
而今,看西江知天下苗寨,“天下西江”儼然成了雷山人引以為豪的名片。西江千戶苗寨——這顆鑲嵌在雷公山腳下的夜明珠,終于拂去歷史的塵埃,向世界展示出她奪目的光芒!
“幸福老人”侯天祥
夜深了,就要離開西江了。華燈閃爍的千戶苗寨此刻成了一座不夜城。七彩霓虹流光溢彩,苗家飛歌余音繞梁。禮炮在山谷里陣陣回響,五彩繽紛的禮花飛向高空,把美麗的苗寨照得如同白晝。望著這美輪美奐的景致,陶醉如斯恍若隔世的我們豁然頓悟:幸福指數還用尋找么?它分明就鐫刻在這里的每一片木葉、每一張笑臉、每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和每時每刻發生的變化中!昔日深鎖大山不為人知的“天下第一苗寨”靚了,整個雷公山以及雷公山的子民們,全都靚起來了!古街下、巴拉河邊、古樸優美的廣場上,姑娘小伙穿著盛裝,跳起歡快的錦雞舞、板凳舞、銅鼓舞……侯天祥老人與他的一幫老伙計們,穿著得體的長衫長裙,正在舞臺上,用苗歌這樣表達著他們的幸福感受:
千里遷徙定西江,
山清水秀人勤勞;
旅游開發苗家富,
歌舞升平樂萬家。
(明曉可 侯格格)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