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招生即將錄取之際,四川眉山市萬勝高中10余名學生卻遭遇怪事:高考志愿竟被人篡改為自己并未報考的“四川三河職業學院”。此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目前參與此事的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記者調查發現,考生志愿被篡改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職業院校、民辦高校生源短缺的現實,更暴露出這類院校“非常規招生手段”頻出的招生亂象日益嚴重。
高考志愿竟遭篡改何人所為?
“6月29日,即在四川省規定的網上填報志愿截止日期的第二天,學校就了解到學生志愿被改動的事。”四川眉山市萬勝高中校長郭守崗說,他本人就接到了學生家長的電話,稱孩子填的志愿被修改成了“四川三河職業學院”。
萬勝高中隨即對該校高三學生進行問詢,發現有13名考生遇到這種情況。這13名考生考分集中在190-280分,其志愿均被改為四川三河職業學院。其中,11名考生的第一志愿、1名考生的第二志愿被篡改,另1名考生的第一志愿被改為服從定向調劑。
郭守崗告訴記者,該校是鎮里唯一高中,今年學校參加高考的學生共301人,上本科線的人數不多,大部分學生的考試分數只能考取專科一批、專科二批。
“在我數十年的從教生涯中,考生被篡改志愿的事情,還是第一次遇到。”郭守崗說。
學校向相關部門反映此事后,眉山市東坡區教育局立即成立調查小組,對學校班主任、微機教師、信息管理人員展開調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經該院技術人員鑒定,確實有人通過考生正常網報入口在網報系統關閉前的很短時間內,使用萬勝高中這13名考生的報名號、準考證號、身份證號、初始密碼進行登錄并修改了志愿。
后經公安機關偵查確定,該案中萬勝高中教導處副主任徐某,涉嫌將該校十余名考生信息泄露給四川三河職業學院老師李某,后者將學生信息交給四川三河職業學院聘用的招生工作人員秦某,秦某通過網絡更改了考生志愿。
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據有關部門初步調查,徐某涉嫌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李某涉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秦某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
民辦高校招生的灰色利益鏈
據了解,位于川南瀘州市的四川三河職業學院成立于2011年,是經四川省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民辦高校,在高考招生批次中屬于“二專”。
四川三河職業學院新聞發言人鄧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涉案的李某是學院一名老師,秦某則屬臨時聘用的招生工作人員。
“學校并沒有給老師下達招生任務。”對于“花錢買生源”的質疑,鄧老師回應說,按照今年招生計劃,該學院招生計劃為1300余名,招生壓力并不大,目前學校也未發現其他老師出現違規招生的情況,“我們學院根本不存在"花錢買生源"的現象”。
然而,據辦案民警東坡區萬勝派出所教導員周鵬介紹,犯罪嫌疑人李某通過電話與犯罪嫌疑人徐某口頭約定:徐某提供考生信息,李某根據錄取情況給予徐某金錢酬勞。“至于報酬的具體數額,犯罪嫌疑人尚未商定。”周鵬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