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合作”,一世執著
龍河作,原名叫龍勝學,他的更名還有一段來歷。
“河作”即“合作”,“在我最需要幫忙最需要援助的時候,是共產黨幫了我,是共產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更名就是要和共產黨‘合作’一輩子!”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據村長王克鋒說,龍河作雖身為一個殘疾人,但他處處以助人為樂、支持公益事業為榮,每次捐款或支持貧困學生他都帶頭,也是捐得最多的一個。“修 歸王寨公路他一個人捐了2.5萬元,修宰岑村橋他捐1萬元,修江德寨公路他捐了2000元……我們跟龍醫生算了一下,光修公路捐款的錢,前前后后算下來,龍醫生一共捐了8萬多塊錢咯。”王克鋒說起龍河作捐款的事情歷歷在目、如數家珍。
“我兒子龍武考取湖南一所大學,龍醫生送了1萬元支持,他真的太好了。”宰岑村民龍家福這樣說到。
整個宰岑村民都這樣說,只要寨上有學生考取大學,龍河作必到家祝賀,3百5百的自己掏腰包支持,平常在家他只要有時間還經常到學生家督促其學習,教導孩子勤讀書學真本領為家鄉多做貢獻。
“我殘疾之前,是黨外人士,覺得是不是黨員都一樣。現在不一樣了,共產黨太偉大了,我要和他永遠合作。”龍河作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上。
幾十年來,龍河作省吃儉用,為病人免去數萬元醫療藥費,用近3萬元資助32名優秀學生和捐助10余萬元為家鄉架橋修路,而他本人現在還擠在侄子的家中,過著清貧的生活。
龍河作就是這樣,拖著殘疾之軀,在鄉路上傳遞正能量,踐行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胡濤 王炳真 李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