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俊(右)深入客戶家中宣傳和服務客戶
在岑鞏縣天馬集鎮,提起郵政支局長伍俊,經營戶都贊不絕口,他們都說,伍俊和她帶領的郵政儲蓄團隊以優良細致的服務,為商戶們的資金往來、存款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在這些經營戶的心目中她已經超越了一個綠衣使者的傳統形象,成為他們業務上的合作伙伴。
天馬鎮面積203平方公里,境內山巒起伏,人口23000人,是一個漢、苗、侗等多民族雜居的一個小鎮,交通條件十分落后,經濟很不發達。天馬郵政支局原僅開辦傳統郵政業務,2011年才開通郵儲業務,現有職工5人。郵儲業務自開辦以來,余額年年超千萬元增長。短短的兩年時間,余額規模達到近5000萬元,
2011年,天馬支局開辦儲蓄業務時,伍俊被縣局選調到該支局擔任支局長。當時,身為優秀客戶經理的伍俊說什么也不愿到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上班,拗不過縣局領導再三勸說,她這才答應試試看。這一去她就深深愛上了這個民風淳樸的小鎮。當伍俊帶著營業員第一次上門走訪客戶時正碰上一戶人家正在家里請親朋好友吃飯,好客的主人非要她們一起入座喝酒,面對淳樸的主人,從未喝酒的她一連喝了三碗甘甜的米酒,在座的客人都對她伸起了大拇指。伍俊也對這里淳樸的民風產生好感,決心安下心來,為這里的百姓服務。
為了盡快適應新崗位,熟悉業務,伍俊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常常主動向員工咨詢、學習,員工們被她的勤奮學習的精神所感染,支局呈現出比學趕超的學習忿圍。
作為兵頭將尾,在天馬支局,伍俊是最忙碌的人。每天,她總是提前半個小時上班,將地拖得得干干凈凈,把針線包、紙筆等便民設施擺放整齊,為用戶營造一個舒適的用郵環境。營業員的儀容代表郵政的形象,她按照制度嚴格要求職工身著制服,佩戴上崗證,使用文明服務用語,對用戶做到迎來送往,百問不厭。在營業窗口堅持“四聲服務”(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收付款有唱收唱付聲),為營業員灌輸“視用戶為家人”的服務理念,堅持窗口服務不打折扣。
天馬集鎮不大,伍俊堅持每天下班順路到各商戶門面坐一下,聊幾句家常,與商戶交朋友,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耐心、周到、真誠的服務深深地感動了每一位客戶。大家都樂意把錢存到郵政儲蓄,支局的郵儲業務連年攀升。支局還經常邀請重點客戶、鄉村干部到支局做客,向網點提建議,按月到鄉鎮主要領導辦公室匯報郵政業務發展情況,深受鄉鎮領導和用戶的高度評價。
在員工們努力下,經過兩年的發展,天馬支局成了客戶最信賴的地方,在支局服務區內的成年人中沒有伍俊不認識的人,也沒有不認識她的人,被當地百姓親切稱為“百事通”。
伍俊家在縣城,但為了支局的發展,有時一周也不回家一次,兒子在家無人照顧,年邁的老母親又身患疾病,她常常為自己不能成為合格的母親、不能盡孝感到內疚。她說:“雖然我對親人的愛很少,但我擁有了更多的親人。”質樸的話語透出她對工作的執著。
伍俊憑著一種“鐵打不爛”的精神和韌勁,帶領她的團隊為當地百姓盡心服務,客戶逐漸擴大到部分相鄰的縣鄉,短短兩年間,客戶數擴張到一萬三千多戶,天馬支局被黔東南州郵政局評為“農村十五強支局”。 (陳煥軍 楊漢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