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農閑人不閑,時下,正是果園管護的最佳時機,在黃平縣紙房鄉金河村蘋果桃基地里,金河村黨總支部書記及精品水果種植大戶正組織轄區果農開展蘋果桃夏季管護培訓,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運用到實際中,確保紙房鄉金河村蘋果桃豐產豐收。
紙房鄉屬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因氣候得天獨厚,春早、夏長、秋短、冬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層深厚,為優質鮮食蘋果桃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此外,其金河村地理位置優越,是黔東南、黔南、遵義三地州和黃平、甕安、余慶三縣的交界;距江口至甕安高速紙房互通區10km,交通區位便捷,為產品輸送打開運輸大門。
眺眼望去,金河村村民們連日來忙著給蘋果桃果樹進行除草、施肥、剪枝、搭架……,其為果子掛得更好做足充分準備,大家有條不紊地勞作著,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我家的蘋果桃長得還是可以,多虧最近政府組織一些果樹管護培訓,學到一些果樹護理經驗,希望今年收成比往年好。”村民冉啟明在自家果園悉心照護著,笑著坦言說道。在金河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500余畝蘋果桃基地,長勢正旺。往年基地用工大多來自貧困戶,三組貧困戶吳明慧曾在基地干活近1個月,收入接近2000元。
期間,紙房鄉金河村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運行,群眾可通過入股或務工的形式參與產業發展,增加收入。預計今年蘋果桃基地共帶動金河村50余戶農民增收致富,田間長期務工群眾30余人。
村民老屈年近6旬,家住金河村通村公路大路邊。大片的蘋果桃已掛滿枝頭,個個飽滿鮮艷,雖還不到采摘季節,但一股果香撲面而來。“我們這地勢條件好,光熱充足,再過1個多月就可以采摘,蘋果桃甘甜多汁、清脆可口,味道好得很,自己賣了后我還時常送親朋好友。”老屈笑著說。
沿著水泥路往山上走,5千余畝蘋果桃、冬桃、臍橙遍布山頭,幾乎每家村民都種了小水果,金河村變成金果村。
“以前村里一清二白,近年來紙房鄉黨委政府立足金河村地理區位優勢,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整合土地資源,發展以金河村蘋果桃、臍橙等精品水果為導向的特色主導產業,帶動群眾在家也能‘數著錢’過好日子。”村黨總支部書記吳登學介紹,金河村生態環境良好,有發展“山上再造”、“興果富民”的基礎條件,如今成片、規模式、特色化的產業雛形已然形成。
據了解,紙房鄉金河村的蘋果桃是當地村民1997年引進種植,栽種蘋果桃500余畝,掛果蘋果桃300余畝,預計能采收蘋果桃200萬斤,收入200萬余元。 (楊通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