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2021年2月14日,家住錦屏縣啟蒙鎮(zhèn)一男士被一叫“資信公眾號”推薦的海底撈紅包業(yè)務,在領紅包時對方稱要充值一定數量的資金后才能提現(xiàn),結果被騙2000元錢。
案例二:
2021年2月17日,家住錦屏縣三江鎮(zhèn)某村的一男子,因想貸款裝修自己的房屋,便通過手機應用商店下載“有錢花”APP貸款,被詐騙888元。
案例 三:
2021年2月21日,家住錦屏縣固本鄉(xiāng)某村一男士,通過手機在一叫“平安金融”APP上貸款,后被對方以銀行卡號填寫錯誤為由,要求繳納解凍資金,結果被騙走3900余元。
案例四:
2021年2月21日,家住錦屏縣敦寨鎮(zhèn)某村的一女子,在家中接到一電話告知其購買商品有問題準備退款,要求該女子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導致女子被詐騙11720元。
案例五:
2021年2月22日,一男士在錦屏縣平秋鎮(zhèn)通過一叫“度小滿金融”網上貸款平臺貸款時,被人以所放貸款額被凍結需要打款解凍為由,騙走5000元。
各種網絡詐騙分類:
貸款、代辦信用卡類
2020年12月12日,受害人王某花,因急需用錢,在“華夏金融”APP進行貸款辦理貸款業(yè)務后被對方以充值會員免息和貸款申請銀行卡賬號填寫錯誤需繳納保證金為由詐騙13699元。
警方防騙提醒:
1.申請貸款請通過正規(guī)金融機構辦理,切勿輕信陌生電話、短信、微信、網絡廣告。不要隨意點擊陌生網址,切勿隨意提交個人信息。
2.不要在任何貸款平臺輸入銀行卡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3.低門檻放貸是誘餌,凡是放貸前要求繳納保證金、手續(xù)費都是詐騙,謹防上當。
兼職刷單詐騙類
2021年1月31日06時至2月1日18時許,受害人潘某刷單獲取傭金,被詐騙人民幣363000元錢。
警方防騙提醒:
1.不要有“貪圖小便宜”“輕輕松松”的心里,不要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鏈接。
2.網絡刷單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任何要求添加QQ、微信或下載APP執(zhí)行點贊、網購、刷單、下注等任務都是詐騙,遇到“網購”“刷單”、“刷信譽”、“刷信用”“下注”等網絡兼職廣告時要提高警惕。
3.遭遇詐騙要立即報警,并將對方的QQ、微信、電話號碼、聊天記錄等留存提交警方,以便警方破案。
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冒充電商客服退款類
2021年1月13日,受害人龍某菊被其在淘寶上購買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后將為其進行退款補償處理及消除其不良信用信息為由,被詐騙11500元。
警方防騙提醒:
1.接到自稱客服的來電或短信,反映網購出現(xiàn)質量問題、訂單錯誤,要求退款補償時,不要輕信。如有疑問,請直接撥打官方客服電話進行咨詢核實,不要盲目添加所謂的官方QQ、微信號、微信公眾號。
2.切莫輕易點擊陌生鏈接,填寫個人相關信息。
3.驗證碼是保護資金的最后一道屏障,切勿告訴任何人。
虛假購物、服務類
2021年1月23日13時許,受害人李某洪在“交易貓”app以2100元售賣自己的QQ號,后一名叫“懶貓2jJCz”在交易貓表示需要購買這個QQ號,并要求受害人在下載“美耀購”APP進行操作購買事宜,于是受害人在李潔洪在“美耀購”APP注冊賬號出售其QQ號,進行購買交易,交易成功后,受害人在“美耀購”APP的賬號入賬顯示有2037元,但受害人在提現(xiàn)時發(fā)現(xiàn)提現(xiàn)不了,便向對方咨詢情況,后被對方以受害人注冊賬號時填寫銀行卡錯誤需要解凍為由,詐騙18242.1元。
警方防騙提醒:
通過網絡社交工具(微信朋友圈等)、短信、電話、不明鏈接等渠道發(fā)布商品廣告信息,通常以優(yōu)惠打折、海外代購、低價轉讓、0元購物等方式為誘餌、誘導被害人與其聯(lián)系,待其為購物付款后將被害人拉黑、被害人也未收到約定的商品,一定要謹慎購買,不要將錢直接轉給對方。一旦發(fā)現(xiàn)被騙,請及時報警。
“殺豬盤”詐騙——網絡交友誘導賭博類
警方防騙提醒:
1.當前,“網絡交友誘導投資、賭博詐騙”多發(fā)高發(fā),各種婚戀、交友的網站、APP、小程序成為騙子的溫床,不管多光鮮亮麗的網絡人設都可能是虛構的。
2.凡是網友聲稱有內幕、有渠道,可以低投入高回報的都是詐騙。
3.網絡上,“看似一次不經意的緣起,極可能是場精心設計的局”。你可能好奇騙子怎么這么有耐心、這么有精力、這么體貼入微?你要知道,一個詐騙案件背后,有黑灰產業(yè)助紂為虐,有詐騙團伙精細分工:從養(yǎng)號買號、虛構人設,到物色目標、“心里學家”編寫劇本、摳腳大叔專司聊天,再到技術支撐、專業(yè)洗錢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分工,施騙過程如同一場非對稱的戰(zhàn)爭,所以他們厚顏無恥稱這個過程為“殺豬”。因此,有網絡交友需求的群體,尤其要關注本公眾號,務必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虛假投資理財類
2020年11月27日,楊某在手機微信朋友圈看見一微信好友轉發(fā)網上購買外匯賺錢得廣告,后與該微信好友取得聯(lián)系,詢問購買外匯賺錢事宜,微微信好友在取得受害人楊某的信任后。于2020年12月4日至6日,要求楊某按照其指示的辦法操作,下載“FOREX“炒股手機APP軟件,后在該APP指定的賬戶內充值啟動資金進行購買外匯炒股,致使楊某被詐騙60000元。
警方防騙提醒:
投資者通過正規(guī)渠道、選擇合法機構進行投資理財,切勿相信網絡上的非法引流廣告,勿相信各種QQ群、微信群里所謂的“高手”、“專家”、“導師”,勿點擊不明鏈接下載不明APP、不要被詐騙分子營造的虛假盈利氛圍所欺騙。摒棄一夜暴富心里,提高警惕、防止被騙。
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
2020年12月7日12時,受害人楊某平在錦屏縣三江鎮(zhèn)風雨橋社區(qū)接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公安局的,現(xiàn)在在辦理某詐騙案,騙取受害人信任后,受害人按照騙子說的步驟操作,被騙21400元。
警方防騙提醒:
1.公檢法不會采用電話、短信等形式辦案,不會相互轉接電話。公檢法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不會讓公民轉賬匯款。
2.警方不會通過網絡給當事人點對點發(fā)布通緝令、拘留證、逮捕證等法律文書。
3.犯罪分子可以通過改號軟件,改成真實公檢法機關的座機號碼。當遇到疑問時,可以直接撥打110確認。
冒充領導、熟人類特定身份類
2021年1月19日10時,龍某林于2021年1月18日16時許被他人冒充某鎮(zhèn)黨委書記在微信上聯(lián)系稱其辦事需要資金周轉,向受害人借錢,受害人信以為真,被詐騙13萬元人民幣
警方防騙提醒:
如遇到有人自稱是領導要添加為微信、QQ等好友時,一定要多核實其身份真?zhèn)巍H缬龅綄Ψ揭蠼桢X或轉賬時,務必提高警惕,通過電話、當面加以核實。
虛假征信類
2020年11月30日15時許,被害人楊某瑋稱,2020年11月29日20時許他在家中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注銷校園網貸客服人員的電話,稱能夠幫助注銷校園貸款,消除校園貸款的征信問題,后楊某瑋按照對方提供的操作方法,被詐騙18790元。
警方防騙提醒:
凡是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客服的,以在校期間貸款記錄影響個人征信為由,指引配合注銷貸款賬戶,清空貸款額度的,都是詐騙。
充值(紅包)返利類
2021年01月03日15時許,被害人龍某在觀看手機抖音時,看見抖音主播在微信群發(fā)紅包,后叫其加入微信群領取紅包,抖音主播要求其先轉發(fā)紅包,并退還紅包數額,也會領取到相同的紅包數額,后被騙人民幣8000余元。
警方防騙提醒:
網絡環(huán)境復雜、未成年人是易受騙群體、家庭、學校應經常開展防騙教育,家長尤其應加強提醒、監(jiān)護,妥善保管好手機支付密碼,或設置適當的支付限額,防止孩子遭受電信網絡詐騙侵害。
手段分析:
犯罪分子以“立馬放款、低利息、高額信用卡、無抵押、免擔保、不看征信”為誘餌引誘受害人上鉤,隨后以“刷流水、交保證金、交手續(xù)費、交押金”等借口要求受害人交款。行騙成功后,反復編造理由讓受害人進一步交款,受害人一旦發(fā)現(xiàn)被騙,就直接刪除或拉黑受害人。
警方提醒:
辦理貸款應選擇正規(guī)金融機構,不要輕信層出不窮的貸款網站,不法分子自稱“業(yè)務經理”,推薦受害者下載虛假貸款APP借款。受害者遞交申請后,騙子以“銀行賬號有誤”、“沖刷流水”等理由騙取錢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