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夏日將至,走進被譽為“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最美的小城”“全國文明縣城”的貴州省雷山縣城,映入眼簾的是山水秀麗的景色,綠樹成蔭清涼街道,一區一特色、一街一景觀、街街有文化、巷巷有故事、村寨有美景,處處散發苗族韻味,盡顯民族本色。一座健康之城、衛生之城、文明之城、魅力之城正在彰顯。
近年來,雷山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把創建“國家衛生縣城”作為增進人民健康、建設生態文明、促進富民強縣、打造富美雷山、實施全域旅游、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采取積極的措施,狠抓愛衛組織管理、健康教育、環境衛生、環境保護、病媒生物防制、食品安全、疾病預防控制、社區與單位衛生、鄉鎮衛生創建等各項工作的落實,贏得了全縣干部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擁護。2012年在順利通過省級衛生縣城復查的基礎上,啟動了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按照“硬件抓項目,軟件強管理,整體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克服縣域經濟實力不強、城建底子薄弱、市民素質不高以及自然災害頻發等各種困難,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市容市貌管理、農村環境優化三個重點,健全領導包保、目標管理、門前三包、社區與衛生、鄉鎮衛生創建十項管理,有力推進創建工作。
堅持創建標準 ,攻克“國衛”堡壘。該縣嚴格按照《國家衛生鄉鎮(縣城)標準》九大指標體系,將任務分解落實到縣委常委、縣四大班子分管領導及單位、鄉鎮主要領導,層層建立了創衛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及辦公室,實行一崗雙責制,推行縣城區市容環境衛生網格化管理,將縣城規劃區劃分為51個單元格 ,140個單位包保,每個網格由一名縣領導牽頭負責、社區人員聯系,市政部門協助配合,縣級部門參與創建的“四位一體”工作機制。每年認真制定創衛工作實施方案,將創建工作列入縣委、縣人民政府年度重要工作日程,當作一場群眾運動,視為一場攻堅殲滅戰斗。周密部署,精心組織,保障人力、財力、精力投入,釆取嚴格的組織措施和行政手段,強力推進創衛工作。
用足資源優勢 ,作美“健康”文章。近年來,雷山縣依托綠色生態和民族文化資源優勢,連續舉辦“環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國際挑戰賽”、“雷公山之巔·巴拉河之夏” 、“全國山地自行車賽”、“苗嶺之晨雷山國際徒步大會”、“全國自駕游登雷公山”、“雷山縣職工周末籃球、足球比賽”、“全縣干部職工國際市民徒步大會”等大型體育競技賽事,利用苗年節、牯藏節、吃新節等民族節日舉辦歌舞大賽和球類比賽,每天早晚,縣城區的休閑廣場健身舞、健身操、健身步人群涌動,健康成為市民新潮。
突破條件瓶頸,做細“衛生”文章。雷山縣委、縣政府在縣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按照《國家衛生鄉鎮(縣城)》考核評估標準要求,整合省級示范小城鎮建設、舊城改造、生態移民、丹江鎮苗族文化旅游特色建設、污水處理、省級生活垃圾清運系統工程等項目資金及申請金融部門貸款共投入3.2個億建設和完善縣城區污水處理、垃圾收運、旱廁改造、市場升級、保潔機械、道路硬化、公廁建設、垃圾中轉站、地下停車場建設、縣城區沿街房屋民族特色包裝、民族風雨橋、蚩尤大道建設及綠化美化打造等基礎建設,改善了市民生活條件和衛生條件。僅2016年從縣財政預算單列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多彩貴州文明行動”工作辦公經費300萬元,按時撥付保證工作運轉。
挖掘民族文化,做精“魅力”文章。該縣在創建活動中,按照“山水園林縣城”的發展定位和“5A旅游縣城”的規劃理念,以打造“全國旅游名縣”為目標,深挖厚重的民族文化內涵,注入苗族文化元素,把豐富多彩的苗族文化“繡”在城鎮建設每一處,突出“特、精、靈、韻”,做到一街一景、一景一特、街街有文化、巷巷有故事?h城區、鄉鎮、民族村寨的沿街房屋、門牌均用木質材料包裝,樓亭設計苗族美人靠,人行道牙、廣場地板用鵝卵石鑲嵌,全縣處處散發苗族韻味,房檐樓宇彰顯民族特色。注重城鎮管理,將城市管理涉及的市容環境、交通秩序、園林綠化、街巷院落、建筑工地、環境保護、市場秩序、娛樂場所、鄉鎮環境等管理內容明細到職能部門和單位,釆取定人、定崗、定標準、定職責、定任務、定考核、定獎懲的“七定”管理方式實施精細化管理。讓市民享受創衛成果,用魅力吸引游客。
嚴格督促問責,做實“國衛”文章。該縣在創衛工作中,組建了創衛工作督查組,定期和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督辦和整改。制定嚴格的問責辦法,釆取督查通報、領導約談、電視曝光、大會表態、組織處理等程序進行問責。在創衛工作期間,有七個單位(鎮)八位負責人,由于創衛工作不力,相繼被撤換和被縣委約談;一名干部因違章停車受縣紀委查處,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通過各級各部門不懈努力,該縣2005年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并三次順利通過“省級衛生縣城”的復查。目前,全縣創建有國家級衛生鄉鎮1個、州級衛生鄉鎮2個、省級衛生村寨16個、州級衛生村寨27個,“多彩貴州文明行動”2014、2015年兩年的考核排名位居全省第一。群眾對全縣環境衛生工作滿意度達到95.8%,2016年“病媒生物防制”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質達標率達100%,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保持98.3%。健康雷山、衛生雷山、文明雷山、魅力雷山逐步凸顯。(張希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