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今年來,雷山縣西江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對標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開展移風易俗專項行動,力塑農村新風貌,遏制農村陋習,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進農村和諧健康發展。
黨建引領做示范。
一是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移風易俗相結合,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扎根于基層黨組織,堅持把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主要內容來抓,同時讓黨建指導員包村、村支兩委包片、黨員聯戶制度發揮主動作用,形成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從容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加快推進鄉村樹立文明新風。二是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鎮913名黨員以身作則,主動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堅持勤儉節約、不大操大辦、杜絕攀比風氣,用自身做法結合農村實際教育群眾,使移風易俗工作深入人心,同時在各村寨打造基層黨建移風易俗示范點,即合約食堂,黨員帶頭探索總結經驗做法,以點帶面持續推動地區移風易俗。
研判形勢立制度。
一是深化村規民約。通過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對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葬薄養等加以規范,如:規范辦酒規格、禮金數量、彩禮標準,通過村規民約讓公共規則更好發揮作用,更為有力體現移風易俗。二是強化指導模式。各村寨推選德高望重、處事公道、有一定影響力的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工作章程,全程指導村寨婚喪事宜,同時建立并發揮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等基層社會組織作用,多方統籌指導,推進村寨“德治”“法治”建設。三是完善激勵機制。全鎮推廣文明實踐積分制度,以行政村為單位,逐年記錄和積累好人好事,注重增強群眾的榮譽感和儀式感,設立鄉村光榮榜、道德榜、紅黑榜,總結挖掘移風易俗正反典型,發揮正面引領作用,樹立反面典型警示作用。
因地制宜擇方法。
一是引導村民自治。通過農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提高,有效發揮村民自治,設立志愿服務項目6個,全鎮黨組織成員自發參與,引導村民積極參加,成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和民間宣傳思想文化隊21支,激發村民參與移風易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廣泛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全鎮通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在各村張貼標語,懸掛橫幅,廣播講解等方式宣傳移風易俗內容,同時發放《科普知識手冊》、《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反邪教宣傳》等移風易俗資料1000余份,回復村民咨詢20余人次,取得良好宣傳效果,目前全鎮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三是加強學習總結。全鎮各村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組織群眾或村民代表以院壩會、群眾會等形式,針對各村在陳規陋習方面突出問題逐項討論,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同時會后根據已有經驗做法,研究管用實效的措施辦法,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目前全鎮開展學習總結活動200余次。(楊能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