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登界村戶均三畝五茶園,變成綠色經濟產業,讓全村家家有事干,戶戶有錢賺。目前登界村已經建成了400多平方米茶葉加工廠房和25臺茶葉加工設備。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總結創新,形成了一整套山茶種植、采摘、加工、包裝和銷售的生產管理模式,近幾年來年均產值達50余萬元。
登界村高山云霧出好茶。因生長在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地帶,取名“云海茶”。云海茶的茶葉選自優質茶樹鮮芽,采取經傳統手工藝精制而成,口感醇和、余香悠長,深受客商喜愛。
現在登界村桅桿坡茶園不僅給登界村的村民帶來了經濟收入,每年還吸納村里和附近村民就近就業。合作社成員吳國貴說:“自加入合作社到現在已經有5年多時間了,現在種植的10畝茶園已有5畝采收了,今年起碼也有4萬多元的收入。”
55歲的吳仕德年輕的時候在外務工,如今也成了合作社其中一員,每每談到產茶葉,滿心歡喜:“在這里采茶,一天差不多可賺100元,如果熟練的話,120元也不在話下,現在茶園茶產量十分穩定,一年基本上不用愁沒有活干。”
茶葉,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為鄉村振興和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登界村位于桅桿坡山麓,地處高山,森林密布。有鼓樓、花橋、溪水等。是偏遠的侗族村寨,共近年來,該村實施脫貧攻堅,當地政府加強水利、交通、網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投入,引導村民發展綠色經濟。如今,登界村家家有好路,戶戶有好房,人人有產業,蝶變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村。(陸書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