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女士收到大便
5月9日,遠在南京的田女士撥打了報社熱線,她說,前一段時間收到來自杭州的匿名包裹,里面竟是一坨大便,至今都覺得惡心至極。在電話里,田女士回憶事發當天的情況。4月23日傍晚6點,田女士和老公兩人一起回到小區,保安攔住了他們,說有包裹,已經代簽。夫妻倆看看包裹,上面有“CCES快遞公司”的字樣,可是發件人一欄是空白,只打印了“廣州”兩字。收件人寫的是田女士在淘寶上購物時的網名。“我最近沒有網購啊,怎么會有快遞?”田女士有疑問。心里不踏實,他們在樓道里將包裹給拆了。一共有兩層灰色的快遞塑料袋包裝,才打開一個小口子,令人作嘔的氣味就撲鼻而來,把口子拉大一些,里面竟是用白色紗布包裹的大便。
記者聯系到了負責當日快遞的是快遞員小盧(化名),他30歲出頭,情緒比較激動。他說:“那快遞是晚上六七點收進的,那時候正是快遞員最忙的時候,我在四季青邊的一條路上收的。當時一個女的直接把包裹給我,從里面抽出一塊白布,給我看了一下,然后就塞了進去,我也沒有看那么清楚。要是知道里面有那東西,我也不會收的!”
淘寶評價體系到底利了誰
淘寶評價制度的改革其實是立足于保障淘寶賣家、賣家和淘寶三方面的權益。所以,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每個實體都應好好利用自己的評價權利。
淘寶很多交易糾紛,特別是商家被差評黑了以后,都會在論壇貼或者介紹下面復制和顧客聊天記錄,以證明商家是沒有問題,叫大家評判問題到底在誰(特別是潛在客戶的購買影響)但是反過來說,也有很多的垃圾商家,明明貨不好,聊天態度也不好,客戶給了差評以后,下面的解釋還搞得自己很受傷,很偽善,叫不明真相的潛在客戶相信他們是個好商家。這點曾經淘寶最牛B化妝品店鋪,真貨假貨摻著賣的店鋪表演的很到位。
作為一個誠信的有質量的商家,出現交易糾紛,買家給中差評的情況下,真正是自己沒有問題的商家,應該很愿意在差評那邊,公布和客戶的聊天記錄。潛在的購買客戶,也很愿意看看到底是客戶黑店鋪,還是商家貨不好,素質有問題。簡短的解釋不如全部的聊天記錄來的全面客觀的判斷。
就類似實體店鋪,真正商家的原因貨不好,客戶來店鋪就退了,不然炒開了旁邊的旁觀者聽多了,都明白到底是誰的問題,影響自己的生意。做生意和氣生財第一。
簡單的一句話,希望淘寶盡快改革評價制度,推出在評價旁邊,允許賣家公布和中差評客戶聊天記錄,叫其他買家客觀全部的判斷分析店鋪和商品,而不是簡單的買家評價。太多感覺被冤枉的商家,在論壇訴苦時候,貼出和這個問題客戶的聊天記錄以證明自己的清白,既然是這樣,為什么不簡單的做在評價旁邊,由官網公布聊天記錄。
設計隱私問題,比如聊天記錄中的客戶電話,地址,可以系統自動屏蔽。涉及到商業機密的比如批發價格也可以在審核后屏蔽。
現在網購評價制度已經有淪為買家敲詐集市的一種工具的趨勢了,商家現在的辦法是,寧可給你退換貨,也不要差評。問題是現在很多客戶收到物美價廉,收貨以后莫名其妙的評價,然后等著商家聯系你,減點款物就給你改好評。不然就不辦。因此,淘寶也要加大對此類惡意差評事件的打擊力度,還淘寶一個健康的購物環境,讓買賣雙方都淘得滿意,淘得放心!
差評也有正面的力量
經常在淘寶上網購的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你在淘寶上買了東西,收到貨之后不滿意,幾番理論未解,于是給了一個差評,之后是店家一個電話一個電話的要你把差評改掉,直到你忍受不了電話轟炸,改成好評。可是,差評真的那么可怕嗎?答案是未必。本文就來說說差評的好處。
產生差評是必然的
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說自己不好的話,這是人之常情,作為企業品牌也是一樣的,都希望顧客能喜歡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可我們不能滿足每一位用戶,讓世界上每一個用戶都說好,這就決定了有差評是正常的一件事情。
關鍵要看我們對待差評的態度,像淘寶賣家那樣,一見差評就要求用戶改成好評,除了淘寶網評價體系問題,還有自身對于差評的認識問題,認為出現差評就會影響其他用戶的購買,進而影響自己的生意,我想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但事實是,消費者看到沒有一個差評的店鋪也不覺得就特別相信,反而是哪些好評中夾雜著一兩個差評的點評更加可信。
差評讓用戶更加信任
在網絡上購物,特別是現在這個任何東西都可以作假的年代,信任是用戶買你東西的前提條件,用戶在瀏覽店鋪的時候,他們希望從別人的評價中獲取對你的信任,而一個只有好評的店鋪則讓用戶生疑,而那些有好評也有差評的店鋪讓用戶覺得更加信任,至少是真實的,來自reevoo的一組調查數據是:
68%的受訪用戶會因為少量的差評而更相信哪些好評;
95%的受訪用戶如果看不到一個差評,則對哪些好評也會產生質疑;
差評提高用戶的參與度
我們很多時候在淘寶上購物的時候,在查看評論的時候,幾乎是在尋找一些差評,因為太多的好評讓人狐疑,全部的好評讓人生疑這其中是不是又托,很多時候我在遲遲不肯下單,直到我從眾多的好評中發現了一條差評。
來自reevoo的報告中顯示:一般的用戶在網上只停留3.2分鐘,而那些尋找差評的用戶會停留17.6分鐘,從訪問頁面上來看,一般用戶平均只會看2頁多,而那些尋找差評的用戶會瀏覽差不多9。這個數據表示哪些尋找差評的用戶是真心要買東西的用戶,他們真正為做購買決定做苦苦的研究。
而一旦用戶在你的網站上停留的時間越長,瀏覽的頁面越多,其轉化的機會就越大。
差評給你提供了與用戶直接交流的機會
正所謂忠言逆耳利于行,用戶給你一些差評,就說明是給你一些建議,讓你有機會服務的更好,更好的改進產品體驗,最可怕的是,很多用戶不滿意卻默默地走了,你卻不知道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到底哪里出問題了。
對于給你差評的用戶,你可以忽視他們,也可以去面對他們,為他們解決問題,不僅可以讓讓一個不滿意的顧客變成一個相對滿意的顧客,還可以知道自己產品和服務哪些環節需要改進優化,這比起去做一些所謂的用戶調研要靠譜多了,而現在社會化媒體如微博就提供了這么一個互動平臺,只要企業品牌愿意去傾聽,幫助用戶解決遇到的問題,相信別的用戶在看到差評的同時,也會看到企業品牌是如何對待這樣的顧客的。
面對差評,如果企業積極去面對,去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讓一個不滿意的客戶變成相對滿意的客戶,將會有18%的寫差評的用戶會成為你的忠實用戶,91%的用戶在差評之后得到良好客戶服務的用戶會推薦給他們的朋友,其中有30%是在社交網絡上告訴朋友的,根據reedoo的數據報告。
所以說,一個差評就是一個機會,為何不去抓住呢?
用戶是如何看待差評的?
看差評是為了做全面的評估
現在很多人在購物東西之前都會借助網絡來做一些調查,在看評價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在尋找一些“差評”,其目的是想看看“像我這樣的人”的真實體驗,以便做出更好的判斷,從而決定是否購買。
有很多差評,在別人看來不算差評,特別是對于衣服的款式、顏色,因人而異,所以這些差評只是商品的另外一種體現。
真誠對待差評,其他用戶也會有理解
比如去淘寶上看到有的店鋪下面有很多不好的評論,但是老板都很詳細的一條條做了詳細的回復,并表達了歉意,對于其他用戶來說,他們會支持這樣的商家,因為他們能真誠對待每一位用戶。
小結
差評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待差評那種不理不睬甚至是以惡報惡的那種態度,相信很多用戶還是通情達理的,他們給出差評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只要用心去對待他們,真心為他們解決問題,他們會把你對他們的好告訴他的朋友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