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的不足,也讓同學們陷入混亂。楊威、家慧、佳鵬、浩旋4人組隊,在路上“掃街”,看見有一家公司貼出了招聘啟事,崗位要求很符合學校的應屆畢業生,于是現場“邀約”。見到人事部經理后,4位學生完全忘記了事先的安排,你一句我一句地“推銷”,在遞名片時,還把名片給拿反了。
應屆畢業生楊威說,邀請來的140多家企業里,第一家企業是在“地鐵偶遇”的。12月3日,“自主招聘一組”成員們從花都趕到天河“推銷”學生。在地鐵上,學生們和某企業進行了電話聯系,廣州某培訓公司的李經理碰巧聽到,上前問詳情。接過學生的畢業生信息表后,李經理立即表示可以到學校進行招聘,這也是此次招聘會的“第一張單”。
老板認可“主動營銷”
老板們對這種特殊模式也饒有興趣。劉家慧說,她和同學上門“招攬”企業來招聘時,往往會遇到質疑:“這個事情怎么是學生來做的呢?”但隨后就是理解、支持和贊賞,老板和招聘主管們認為這是“主動的營銷”。
“說實話,學生主動聯系企業去招聘我還是第一次碰到。”興業銀行招聘主管聞先生說,這說明學生有自主意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主動爭取機會。“對于我們用人單位而言,能夠直觀地了解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招聘時心里也更有底。”
劉家慧說,在邀請用人單位來招聘的過程中,由于身份平等,自己會表現得更從容更自信,容易獲得用人單位的認同和青睞,“有時甚至會直接向我們伸出橄欖枝呢。”
招聘會過去10天,同學們給企業發去了感謝信,并逐一電話回訪企業,了解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對應聘學生的總體印象、招聘效果和一些意見建議。
同學熱捧校方支持
“同學很支持我們!”劉家慧說,學生們“很撐”這場招聘會,首先是想看看同學拉過來的用人單位質量如何,也因為是同學舉辦的,“一定要來捧場。”彭國彬說。
這場學生“自己尋找未來雇主”的特殊招聘會,確實辦得紅紅火火,不僅來的企業創新高,連參加的學生、整場招聘會持續的時間都為歷年之最。
廣東行政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韋華騰說,校方完全支持學生的自主創新:“學生有這樣的危機意識、主動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是非常寶貴的,我們要保護、要支持、更要推廣。”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