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主席臺(元紹達 攝)
10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成就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過去五年,中國經濟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還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就,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第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黨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突出的特點。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時間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基層,了解國內外情況,作出正確的決策,領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克服困難,實現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好成績。
第二,新發展理念引領新常態。在過去五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握了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有利于化解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使得發展不僅當前有實力,今后還有后勁。
第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結合。堅定不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主線,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補短板、降成本,不僅改變了一些具體行業的供求狀況,而且對整個經濟供求平衡大有裨益。與此同時,中國的內需也很大,改善供給質量,調整供給結構,與持續擴大消費需求以及投資需求相結合,既保持了宏觀經濟的平衡,又改善了經濟的結構。
第四,以改革開放破解發展中存在的難題。中央對改革親自領導,作出重要的決策,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不僅解決了當前一些阻礙增長發展的矛盾,而且為中國經濟更長遠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在開放方面,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認同和響應,大家共商、共建、共享,推進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設施聯通和民心相通,改善了發展的國際環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