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錦屏文書特藏館展廳投入550萬元資金總面積面積1200平方米,2015年由貴州彼岸文化傳媒公司建成并對外開放。2018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文書保護條例》頒布。為使特藏館展廳布展內容與錦屏文書搶救保護新形勢相適應,2020年冬由錦屏縣檔案館負責對展廳進行實施升級改造。展廳升級改造工程投入資金80萬元(2019年革命老區轉移支付項目資金),由貴州天宇華誠建設公司負責施工,計劃2021年3月竣工。
錦屏文書特藏館展廳改造后,展陳內容擴展到黔東南州全境,以錦屏、天柱、黎平、三穗、劍河5縣為重點。展廳分序廳和“苗疆秘境,契約社會”“特色獨具,中外馳名”“生態和諧,鄉村善治”“墨跡斑駁,浩若煙海”“保護研發,成果豐碩”5個部分,共有文字2.1萬余字,圖片197幅,展出實物200多件(含仿真品)。
目前,錦屏文書特藏館展廳升級改造工程已接近尾聲,展廳內空間布局調整與基礎裝修及燈光音響系統安裝完畢,展陳圖文版面已經多次修改定稿有待上墻,整體調試試運行正常后,有望于今年3月份如期對外開放。
這次錦屏文書特藏館展廳升級改造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堅持突出“中國契約精神,世界生態典范”的主題不變。繼續突出錦屏文書“誠信,禮法,生態,和諧”的核心價值理念,展示好錦屏文書穿越五百年時空的綠色發展生態智慧;
二是堅持“穩中求變,與時俱進”。根據《黔東南州錦屏文書保護條例》對錦屏文書的法定定義與概念,展陳內容將從清水江流域為重點,擴展到清水江、都柳江、舞陽河及湖南省沅江等流域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以當前貴州省黔東南州錦屏、天柱、劍河、三穗、岑鞏、臺江和黎平、從江、榕江等9個錦屏文書項目縣為重點,展示錦屏文書產生的自然社會背景和形式內容以及搶救保護、研究、開發利用的歷程。在展陳空間和游覽路線上進行了較大優化,使空間利用與游覽路線更加自然合理。
三是堅持圍繞專業博物館展陳定位。升級后的展廳較大程度地增加了錦屏文書的精彩展示,使其更符合錦屏文書專業博物館展覽性質,同時也重點增加了《錦屏文書保護條例》,以及對錦屏文書研究成果的陳列展示,充分體現了錦屏文書的歷史底蘊與時代意義及內涵。(龍令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